首页> 中文学位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6h】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1、引言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引言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尼可地尔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引言

2、试剂与标本的准备

3、试验方法

4、试验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尼可地尔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心肌重构的分子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全文小结

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来评价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1、研究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2、研究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3、研究尼可地尔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4、研究尼可地尔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
  临床试验部分:
  1、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共入组了5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尼可地尔组(33例),尼可地尔组病人在入院后立即给予尼可地尔4mg静脉注射,随之以8mg/h速度持续静脉输注24小时,其他主要治疗措施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然后通过测定8-异构前列腺素F2α(8-epi-PGF2α)尿排泄率来评价两组病人体内活性氧类物质(ROS)的生成水平,同时比较两组病人在心功能、再灌注损伤和临床心脏事件等方面的发生率。
  2、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共入选36例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LVEF<40%),所有患者在入组前至少六个月成功接受了PCI治疗,而且正在规范使用标准内科药物治疗,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15mg/d)和对照组,每组18例病人。然后分别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123I-MIBG核素闪烁扫描显影技术对延迟心脏/纵膈计数比例(H/M ratio),延迟总缺损评分(TDS)和洗脱率(WR)进行测量,采用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左室功能进行评估。
  动物实验部分:
  1、尼可地尔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取离体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①、对照组;②、过氧化氢(100μmol/L)组;③、尼可地尔(100μmol/L)+过氧化氢(100μmol/L)组;④、尼可地尔(100μmol/L)+5-羟基癸酸(500μmol/L)+过氧化氢(100μmol/L)组,然后通过对一系列细胞凋亡标志物的检测来评价尼可地尔是否有直接抗细胞凋亡的效果。
  2、尼可地尔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实验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对照组;②、模型组;③、尼可地尔组,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采用脱颈椎法处死,通过测定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二磷酸腺苷磷/氧(ADP/O)比值、ATP的浓度以及琥珀酸的氧化水平来评价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并对线粒体内胆固醇(cholesterol)、磷脂(phospholipids,PL)、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的含量进行测定评价线粒体膜性结构的完整性。
  结果:
  临床试验部分:
  1、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对照组病人的8-epi-PGF2α尿排泄率在PCI术后60-90min时升高了2倍,但尼可地尔组病人在PCI术后却没有明显变化(P<0.001,两组间比较),尼可地尔组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两组间比较)。术后6个月时尼可地尔组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05,两组间比较),同时尼可地尔组病人血浆脑钠肽(NT-proBN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间比较)。此外,尼可地尔组病人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
  2、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两组病人基线状态的延迟总缺损评分(TDS)、延迟心脏/纵膈计数比例(H/M ratio)、洗脱率(WR)、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基本相似(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尼可地尔组病人的TDS从50±6降低到40±11(P<0.001,治疗前后比较),H/M比例从1.68±0.23增加到1.79±0.26(P=0.034,治疗前后比较),WR从46%±9%降低到40%±12%(P=0.046,治疗前后比较),LVEDV从178±31缩小到157±30mL(P=0.009,治疗前后比较),LVEF从33%±6%提高到39%±7%(P=0.008,治疗前后比较)。但对照组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比较),此外,发现从基线状态到治疗6个月时,尼可地尔组患者LVEF的变化与TDS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r=-0.569,P<0.05)。
  动物实验部分:
  1、尼可地尔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采用TUNEL染色标记、细胞色素-C移位、Caspase-3活性测定等方法,发现过氧化氢(100μmol/L)组中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尼可地尔(100μmol/L)+过氧化氢(100μmol/L)组和对照组(P<0.05),且尼可地尔组Caspase-3活性要明显低于过氧化氢组(P<0.001),且尼可地尔的这种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可以被ATP敏感钾通道阻滞剂5-羟基癸酸(5-HD)所阻断。
  2、尼可地尔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组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内RCR、ADP/O比值、ATP浓度以及琥珀酸氧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1)(P值均<0.001),而在尼可地尔组中心肌细胞线粒体内RCR、ADP/O比值、ATP浓度以及琥珀酸氧化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水平明显均升高(P值均<0.001),同时磷脂(PL)水平明显降低(P<0.001)。而在尼可地尔组中,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2、P<0.001和P<0.001),同时磷脂(PL)水平明显升高(P=0.001)。
  结论:
  1、我们的研究显示尼可地尔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的心功能及临床预后,而抑制活性氧类物质的生成是其可能的潜在机制。
  2、我们的研究显示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的123I-MIBG核素闪烁扫描显影和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这说明尼可地尔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交感神经活性(CSNA)和心功能。
  3、我们的研究证实尼可地尔在体外具有直接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线粒体上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密切相关。
  4、我们的研究表明尼可地尔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急性心肌损伤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其膜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