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热休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化疗性卵巢早衰的动物实验研究
【6h】

热休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化疗性卵巢早衰的动物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热休克预处理对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1.1 目的

1.2 实验材料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热休克预处理MSCs移植修复化疗性卵巢早衰

2.1 目的

2.2 实验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主要符号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化疗药物在恶性肿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使用,年轻女性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同时也面临着化疗药物带来的卵巢早衰。这也是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前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能部分恢复化疗药物所致的卵巢损伤。但是治疗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移植后细胞丢失是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热休克预处理作为一种提高细胞抗凋亡能力的有效方法被深入研究。然而,各研究对于热休克预处理的条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且尚无研究探索热休克处理MSCs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疗效。
  因此,本实验设置4个MSCs热休克预处理条件,通过检测细胞凋亡得出最佳热休克处理条件,进一步明确该条件下MSCs的抗凋亡能力、细胞周期、增殖能力的变化。建立化疗性卵巢早衰大鼠动物模型,进行热休克预处理细胞移植,检测移植后卵巢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究热休克预处理MSCs在化疗性卵巢早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2℃水浴热休克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0min、30min、1h、2h、3h,处理后24h、48h、72h检测细胞凋亡得出最佳热休克预处理条件;在该预处理条件下,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热休克预处理后96h、120h、180h、240h的细胞凋亡。125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MSCs组,热休克MSCs组。正常组不予处理,后四组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化疗性卵巢早衰模型,建模结束后第一天,MSCs组及热休克MSCs组分别每侧卵巢各注射1×106MSCs、热休克预处理MSCs,假手术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各组均于实验前、移植后第1、15、30、45、60天采血检测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并在移植后第1、15、30、45、60天分批处死大鼠5只以观察卵巢结构、卵泡数量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MSCs在42℃热休克1小时处理后48小时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MSCs,并可持续至处理后120小时。MSCs经热休克预处理后S期细胞比例较未经处理间充质干细胞增多,而CCK-8结果提示MSCs经热休克处理后第2、3天增殖加快。细胞移植后热休克MSCs组部分大鼠恢复动情周期。细胞移植15天后,热休克MSCs组与MSCs组相比,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更少;30天后,热休克MSCs组雌二醇水平开始显著高于MSCs组,而卵泡刺激素水平则明显低于MSCs组;第45、60天,热休克MSCs组大鼠各级卵泡数均多于MSCs组。
  结论:MSCs经42℃热休克预处理1小时后,其抗凋亡能力明显增强,并可持续至处理后120小时,且增殖能力加强。热休克预处理MSCs能更为有效地修复化疗损伤的卵巢结构及内分泌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