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思考
【6h】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1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历史演变

1.1 蒋经国时期的对外关系政策和台湾“国际空间”状况

1.2 李登辉时期的对外关系政策和台湾“国际空间”状况

1.3 陈水扁时期的对外关系政策和台湾“国际空间”状况

1.4 马英九时期的对外关系政策和台湾“国际空间”状况

小结

2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影响因素

2.1 两岸关系对台湾“国际空间”的影响

2.2 美、日等国家对台湾“国际空间”的影响

2.3 国际组织对台湾“国际空间”的影响

小结

3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未来走向与中国大陆的应对思考

3.1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未来走向

3.2 大陆的应对思考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永远向前

展开▼

摘要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是台湾问题中敏感而复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敏感在于,该问题涉及台湾在国际社会的活动以及在国际场合的出现,如处理不慎,易在国际上造成“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现实观感,不利于两岸未来的和平统一;其复杂在于,此问题长期受到美、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涉及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方面,既不能久拖不决,也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凸显于20世纪70年代。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和马英九等历任台湾领导人通过各自的对外关系政策,均为拓展台湾“国际空间”作出了努力和尝试,但成效各异。台湾“国际空间”问题几十年来的历史演变过程显示,两岸关系是影响该问题的核心因素。此外,美、日等主要国家和联合国等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亦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畴内对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产生着影响。
  未来时间里,依靠台湾民意的支持和自身利益的驱动,台湾当局仍将不断谋求拓展“国际空间”,中国大陆须正视该问题,并积极予以应对。在“一个中国”框架内,中国大陆可与台湾当局就“邦交国”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延续现有的“休兵”政策,以避免虚耗资源,损害国际形象;尽量将台湾与“非邦交国”的关系压缩在“非官方关系”内,并借力打力,发挥美日等国反对“台独”的“正能量”;在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中国大陆可通过逐个处理、临时性安排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解决台湾参与专业性国际组织的合情合理需求,并保留未来进退的余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