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承受力约束下的PPP模式研究
【6h】

财政承受力约束下的PPP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导论

1.1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1.4本文结构及创新

2相关理论基础

2.1 PPP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开展条件

2.2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与PPP模式

2.3财政风险理论与PPP模式

2.4财政机会主义理论与PPP模式

3 PPP模式国内外发展概况

3.1中国PPP模式发展概况

3.2英国PPP模式——PFI模式发展概况

3.3其他国家与地区PPP模式发展概况

4财政承受力约束下PPP模式研究:以英国为例

4.1因子分析法

4.2英国财政承受力与各项影响要素的回归关系

4.3估算英国对于PPP模式的财政承受力大小

5中国推行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5.1与宏观指标挂钩,确保可控的债务总额

5.2合理设置财政承受力的大小

5.3PPP项目纳入预算,落实财政承受力原则前期论证

5.4各地尽快成立PPP中心

5.5合理保持PPP模式与其他债务解决方式的结构

5.6加强PPP项目管理,杜绝政府兜底

5.7政府遵守契约精神,给予合理资本回报率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解决全面城镇化建设与地方债务高企的矛盾,中国自2015年开始全面推行PPP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用于规范PPP模式的开展,寄期望于合理、恰当地利用 PPP模式的优势。但考虑到该模式正处于发展新阶段,中国政府并非一味鼓励,而是明确提出在 PPP项目的前期论证中,加入对财政承受能力的论证,即对PPP模式规模加以控制,相信这是PPP模式在我国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但这样的设置是否合理是笔者希望论证的。
  与国内PPP数据未完善不同,英国有丰富PPP经验及完备的项目数据库,故以其为对象,研究探讨英国在开展 PPP项目的前期论证时是否隐含了对财政承受力的思考。文章整理英国每年承担的PPP债务规模以反映财政承受力,借助因子分析法生成变量,并建立宏观经济指标、PPP合同资本价值二者与 PPP债务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得到英国的每年开展的PPP项目规模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随宏观环境同向变动的结论,并以实证结果为证据,对中国开展PPP项目前期论证时,充分考虑财政承受力的提法的合理提出肯定,并针对在中国开展 PPP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考,旨在促使该模式真正发挥减轻政府债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