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境外机构微博的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6h】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境外机构微博的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理论框架

1.5研究创新点及研究价值

2.新公共外交下各类境外机构微博账号的传播现状

2.1 境外机构微博账号的基本信息

2.2 境外机构微博的总体传播路径

2.3 境外机构微博的传播特点

3.境外机构微博在新公共外交中的传播机制

3.1 境外机构微博传播用户之间的关系

3.2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境外机构微博的话语建构

3.3 境外机构微博与网民的互动策略

4.境外机构微博对我国公共外交局势的影响

4.1 国内舆论影响因子增多

4.2 国际话语权亟需网络空间

4.3 公众成为新公共外交重要角色

5.新公共外交视阈下境外机构微博的困境及思考

结语

尾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web2.0的全球化扩展和深化,各国公共外交局势已深受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影响,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公共外交已成为国家对外传播的主要潮流。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在进驻我国微博领域的同时,也成为影响我国外交局势的重要行为体。因此,境外机构微博所发言论及所持立场,是影响网民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生态的重要因素。总之,境外机构微博的传播机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外交局势,关系到我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
  本文在国际传播的“信息社会”理论框架之下,以新公共外交为视角,在微博账号基本信息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础上,突出各类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运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新公共外交中的传播行为。本文选取@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美国驻华大使馆等23个境外机构新浪微博账号为典例,结合“一带一路”、昆明暴恐等时政热点事件,从境外机构微博账号之间的多方联动、微博文本的话语建构、与我国网民的互动机制三个方面揭示境外机构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我国新公共外交政策乃至国际政治传播带来的思考,以期为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供参考性意见。但限于时间和精力,本文对微博数据的挖掘还缺乏一定深度,对国际外交局势的分析略有欠缺,望学者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