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城市女性在环境传播中的参与研究
【6h】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城市女性在环境传播中的参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目 录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综述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研究的创新点

环境传播中的女性参与:历史溯源与现实

美国——身先士卒的女性

南亚、东南亚——“穷女人的环境主义”

非洲——环境危机与妇女参与

欧洲——理论与行动

中国——女娲的崛起

环境传播中女性参与的特点

女性参与新局面——走出家庭的女性

女性参与新态势——环境问题的放大

女性参与新路径——互动传播格局的逐步形成

问卷调查中我国女性在环境传播中的参与现状

女性参与现状调查数据与分析

女性在环境传播中的实践与缺陷

环境传播中女性参与问题产生的原因

构建新媒体时代女性参与环境传播的新模式

主体培养:培养新型生态女性

政府:完善环境传播中的女性参与机制

媒体责任:营造鼓励女性参与的舆论氛围

结语

注释

展开▼

摘要

2015年3月,前央视记者柴静推出了自费拍摄的有关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向公众介绍了雾霾的成因、危害以及各种治霾措施,并声称这是“一位母亲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该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使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和讨论达到了新高,并使“雾霾”“环保”成功进入政治议程,成为2015年两会的热点话题。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播出,一方面体现了近几年来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出女性在环境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力量。这种现象在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都普遍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半边天,她们是孕育新生命的本体,天然的母性使她们与家庭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因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女性对环境的观察也常常与个体经历融合在一起,在表述时情感丰富,尤其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环境议题上,女性可以让看似司空见惯的环境问题在短时间内获得大众的关注和讨论,并促使全民性环境传播和环保运动的兴起。 女性在环境传播中的积极参与和展现出的影响与力量,让不断反思与审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生态女性主义思潮的意义。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多年却鲜有成效,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可否将主体明确在女性这一群体上,形成环境保护运动的一种全新的路径,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 因此,本文通过对广州市500位城市女性的问卷调查,探讨城市女性群体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并对其参与环保行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阐释和论证,希望女性可以通过参与环境保护运动和使用大众媒介来实现进入公共领域的目标,从而提高女性环保意识,促进女性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女性发展的和谐互动。

著录项

  • 作者

    汪海晏;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新闻与传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彭伟步;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生态; 女性主义视角; 城市女性; 环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