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
【6h】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绪论

问题的提出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价值

文章结构

文献综述

城镇化发展阶段变化及特点

“城镇化”概念辨析

城镇化发展阶段变化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原因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原因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相关理论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库兹涅茨收入分配理论

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关系型式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研究设计

模型设定

变量说明

空间尺度及研究时段说明

数据来源及特征说明

空间计量方法

空间计量方法介绍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实证分析

基于全国尺度的分析

总体检验

分阶段检验

基于区域尺度的分析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影响机制检验

基于全国尺度的检验

户籍管理制度与城乡收入差距

城市偏向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区域尺度的检验

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

东、中、西部检验结果

结论和政策启示

结论

政策启示

进一步放松户籍管理,逐步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

调整资源分配偏向城市的趋势,完善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东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好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工作

展开▼

摘要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经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城镇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然而,尽管学界对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研究从未停止,仍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其中,关于二者是否存在倒U规律的讨论备受争议,有研究者甚至还得到完全相反的正U型结论。本文基于现有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首先,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以1996-2013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全国和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层次研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关系,探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否遵循一致的变化规律,如不同则原因是什么。其次,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偏向政策是否是全国城镇化进程中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变化的重要途径,区域城镇化是否通过产业结构变迁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最后,从研究结论中得到有价值的政策启示,判断在目前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城镇化是否可以作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手段,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城镇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基于全国的尺度,研究发现无论是总体检验还是分阶段检验,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分界点大致在2005年,即1996-2004年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2005-2013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转为缩小。基于区域的尺度,研究发现1996-2013年东、中、西部城镇化的推行同样使城乡收入差距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规律,分界点分别为2002年、2006年、2011年。(2)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本文发现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户籍管理的松紧程度是城乡收入差距发生变化的重要途径。同时,1996-2004年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然而,2005-2013年城市偏向政策指标不能解释城乡收入差距为何缩小。本文还发现,在区域城镇化进程中,东部地区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变迁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和西部地区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不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在研究时段内这两个指标均不能说明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原因。(3)总体而言,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的关系型式,而且已迎来拐点。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推进,中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均的倒U规律存在,即在城镇化初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进行到高级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转为缩小。同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具有区域差异性。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所处的倒U型曲线位置也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城镇化发展效果较好,城乡收入差距较快进入缩小的阶段。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给予本文两点政策启示:(1)对于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通过推进城镇化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大方向是正确的。而要达成此目的,必须重视有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及执行。(2)现阶段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每个地区。尤其是对经济极为落后的区域而言,城镇化带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必经过程。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积极找寻阻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因素,使倒U型拐点提前到来并降低纵轴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