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渡金属铑催化的环丙烷化以及脱羰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6h】

过渡金属铑催化的环丙烷化以及脱羰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参考文献

本文主要采用DFT方法对过渡金属Rh催化的N-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烯烃的环丙烷化反应和炔烃-靛红脱

2.1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

2.1.1 Thomas-Fermi模型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Hohenberg 和 Kohn提出的Hohenberg-Kohn包含两大基本定理:(1)非简併基态

2.1.3 Kohn-Sham方程

2.2 基组(Basis set)

2.2.1 斯莱特(Slater)型基组

2.2.2 高斯型基组

2.2.3压缩高斯型基组

2.2.4赝势基组

3.1引言

3.2计算方法

3.3分析与讨论

3.3.4 非对映选择性

3.4结论

4.1引言

4.2计算方法

4.3分析与讨论

4.4结论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过渡金属铑催化C-H活化合成三元环化合物或者C-C活化扩展五元环化合物的研究已得到广泛发展,但反应过程中很多细节问题还不清楚。所以阐明反应机理,了解促进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等等,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复杂的实验结果。本文主要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计算方法对过渡金属Rh催化的C-H/C-C官能化反应进行了详细的机理研究。 第三章主要进行了Rh(Ⅲ)催化N-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烯烃的环丙烷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主要研究了三条涉及Rh(Ⅰ)、Rh(Ⅲ)和Rh(Ⅴ)中间体的反应机理及其非对映选择性。发现新颖的四元环Rh(Ⅴ)中间体机理是最优的,通过扭曲/相互作用模型分析发现扭曲能在确定非对映选择性中起关键作用。 第四章主要进行了Rh(Ⅰ)催化炔烃-靛红脱羰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计算结果证实了底物靛红进行C-C键活化而非C-H键活化。在导向基团的协助下底物靛红进行C3-C9键断裂,而不是更小键能的C2-C3键断裂。此外,导向基团上取代基的空间效应影响C-C活化产率,特别是靛红苯环上的取代基能控制C-C/C-H活化之间的转换。通过扭曲/相互作用模型和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相互作用能在区域选择性中起关键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