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蛹虫草菌丝粉和培植子实体下脚料对丰产鲫抗病能力的影响
【6h】

蛹虫草菌丝粉和培植子实体下脚料对丰产鲫抗病能力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

1.绪论

1.1蛹虫草研究概况

1.2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现状

1.3鱼类消化与抗病能力

1.4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添加组分制作

2.3供试饵料的制作

2.4溶壁微球菌菌粉制备

2.5试验用鱼的饲养

2.6试验设计与投喂

2.7测试样品制备

2.8数据处理

3.结果

3.1溶菌酶活力的变化

3.2抗菌活力的变化

3.3抗蛋白酶活力的变化

3.4酸性磷酸酶活力的变化

3.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变化

3.6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变化

3.7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8蛋白酶活力变化

3.9淀粉酶活性变化

3.10生长变化

3.11对免疫保护率的影响

4.讨论

4.1蛹虫草菌丝粉及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对丰产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4.2蛹虫草菌丝粉及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对丰产鲫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3蛹虫草菌丝粉及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对丰产鲫消化和生长的影响

4.4蛹虫草菌丝粉及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对丰产鲫抗病原菌能力的影响

4.5蛹虫草菌丝粉及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的饲喂剂量、时间与抗病效果的关系

4.6蛹虫草菌丝粉及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各组分的作用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液体发酵培养的蛹虫草菌丝粉和人工培植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为实验材料,以200g左右的丰产鲫Pengze Crucian Carp(Carassius auratus)×Seap Carp(Cyprinus acutidorsalis)为实验对象,分为7个实验组,在其饵料中分别添加0.1﹪、0.2﹪、0.3﹪剂量的蛹虫草菌丝粉和1﹪、2﹪、3﹪剂量的蛹虫草子实体下脚料饲喂丰产鲫30d,然后再投喂普通饲料10d,在第0、10、20、30、40d时检测丰产鲫粘液和血清的溶菌酶活力、抗菌活力、抗蛋白酶活力,血清、鳃、肝、脾、肾组织的ACP活力等相关免疫酶指标和肝胰脏SOD、GSH-Px活力以及鳃和肝胰脏的MDA含量等相关抗氧化指标以及肠组织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等相关消化酶指标的变化.又以0.8g左右的丰产鲫幼鱼为材料,分别用不同剂量组的饲料饲喂40d,从第0d开始,每各10d测量其体长和体重,并计算体长和体重特定生长率,并且在实验的第40d用浓度为5.0×10<'8>CFU/ml豚鼠气单胞菌CSS-4-2(Aeromonas caviae CSS-4-2)攻毒,记录死亡尾数,计算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