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客家文化的河源市东源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
【6h】

基于客家文化的河源市东源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3研究内容

1. 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5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 1 相关概念

2. 2客家文化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关系

2. 3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类型

3.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 2仙坑村

3. 3南园古村

3. 4苏家围

3. 5对比与分析

4 客家传统村落文化传承

4. 1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表达

4. 2 客家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策略

5. 1 结论

5. 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是村落原住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和交往的场所。因此,对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河源东源县客家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研究,对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进行分类解析,探讨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文化表达,同时提出了客家传统村落中的文化传承方式。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从多个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对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客家文化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客家文化形成了公共空间内的特色景观,公共空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划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实空间具体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教育空间,虚空间包括祭祀空间,节庆空间,礼仪空间。
  第三,选取河源东源县有代表性的三个客家传统村落:仙坑村、南园古村、苏家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选址布局和生活、生产、教育、祭祀、节庆、礼仪六类公共空间进行具体调研访谈,资料收集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背后的具体影响因素。
  第四,结合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总结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表达,认为客家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受到风水思想、农耕文化、聚居和防御意识、诗书传家理念、祖先崇拜、地域文化和礼制观念七个文化因素的影响;提出客家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文脉存续、古今融合、产业植入三种方式。
  本文希望通过对客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解读,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