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的计算机仿真
【6h】

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的计算机仿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选题背景

1.1耦合混响空间简述

1.2耦合混响空间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研究历史沿革及主要文献综述

1.2.2 ARTEC公司的“21世纪厅堂”模型

1.3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的工程实践

1.3.1达拉斯梅耶森交响乐中心麦克德莫特音乐厅

1.3.2汤伯海湾演艺中心Carol Morsani大厅

1.3.3伯明翰音乐厅

1.3.4新加坡海湾艺术中心交响乐大厅

1.3.5尼扎毕尔柯特音乐厅

1.3.6北京音乐厅

1.4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二章研究方法

2.1 ODEON软件简介

2.2 ODEON的可信度与局限性

2.3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模型及仿真参数

2.3.1以“21世纪厅堂”为基础的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模型

2.3.2声源的位置及受声点的选择

2.3.3界面材质的选择

2.3.4ODEON主要系统参数的设置

2.4本文讨论的客观音质参数

2.5本文所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耦合混响空间的开闭对音质参数的影响

3.1总体分析

3.1.1多变量检验结果分析

3.1.2各目标因素的检验结果分析

3.1.3主因素B的均数比较结果分析

3.1.4对低频段参数的影响

3.1.5对高频段参数的影响

3.2混响特性

3.2.1池座区域分布的均匀度

3.2.2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

3.2.3受声点的脉冲响应结构

3.3其它参数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耦合混响空间的位置对音质参数的影响

4.1总体分析

4.1.1多变量检验结果分析

4.1.2各目标因素效应检验分析

4.1.3因素B的均数比较分析

4.1.4均数的均衡子集检验

4.2对低频段参数的影响

4.2.1总体分析

4.2.2因素B的均数比较分析

4.2.3均数的均衡子集检验

4.3对高频段参数的影响

4.3.1总体分析

4.3.2因素B的均数比较分析

4.3.3均数的均衡子集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耦合混响空间内部界面材料的吸声特性对音质参数的影响

5.1总体分析

5.1.1多变量检验结果分析

5.1.2各目标因素效应检验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耦合开口面积对音质参数的影响

6.1总体分析

6.1.1多变量检验结果分析

6.1.2各目标因素效应检验分析

6.1.3因素B的均数比较分析

6.2混响分析

6.2.1耦合开口面积与混响衰变曲线关系的初步讨论

6.2.2 T30频响曲线的对比

6.2.3脉冲响应结构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常见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的设计方法

7.1体形设计

7.2混响设计

7.2.1混响的双斜率特征与耦合开口的设置

7.2.2可变混响的实现

7.3混响室的布置位置

7.3.1观众厅上部天棚位置

7.3.2一层池座周边

7.3.3乐台后部

7.4混响室内部界面材料的选择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附录1软件ODEON仿真结果——原始数据表(摘选)

附录2软件SPSS分析结果——原始表格(摘选)

展开▼

摘要

该文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应用ODEON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从音质客观指标入手,采用多元方差统计分析的手段,针对一个典型的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模型,对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的音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①探讨耦合空间在全开启状态与全关闭状态下的音质参数差异;②探讨不同位置的耦合空间单独开启时的音质参数差异;③探讨耦合空间内部界面材质对厅堂音质参数的影响;④探讨耦合开口面积对厅堂音质参数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探讨耦合混响空间音乐厅的音质设计特点.该研究是对该类厅堂进行主观评价研究的基础,对于预测和指导该类厅堂的音质设计和其它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