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耦合空间与可调混响式厅堂的设计与研究
【6h】

耦合空间与可调混响式厅堂的设计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插图清单

插表清单

第一章 前言研究背景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1 意义

1.4 历史沿革及主要文献综述

第二章 耦合空间的概念与特性

2.1 耦合空间的概念

2.1.1 耦合的概念

2.1.2 耦合空间

2.2 耦合空间的能量交换原理

2.3 耦合空间的声学特性

第三章 耦合混响音乐厅的工程实例

3.1 美国达拉斯莫顿梅尔森交响乐大厅

3.2 美国费城金梅尔演艺中心verizon大厅

3.3 英国伯明翰交响乐大厅

3.4 瑞士卢塞恩文化会议中心音乐厅

3.5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第四章 可调混响式厅堂设计分析

4.1 混响幅度确定

4.1.1 音乐厅建筑

4.1.2 剧场建筑

4.1.3 中小规模的多功能厅

4.1.4 电影放映

4.2 可调混响实现方式

4.3 可调式吸声结构

4.3.1 可调式空间吸声体

4.3.2 转轴式可变吸声体

4.3.3 可调式吸声帘幕

4.4 可调式耦合空间结构

4.4.1 可调式耦合空间布置方式

4.4.2 耦合混响空间大小探讨

4.4.3 耦合混响空间开口探讨

第五章 其它参量对耦合厅堂音质的影响

5.1 脉冲反向积分法混响时间测定

5.2 早期衰变时间EDT

5.3 早后期声能比C与早全期声能比D

5.4 早期侧向声能比LFE与双耳互相关函数LACC

第六章 利用Odeon软件对厅堂混响时间预测与利用手持式声级计对厅堂进行实测

6.1 Odeon软件与B/K手持式声级测量系统介绍

6.2 实际案例计算分析

6.2.1 材料吸声比例分析

6.2.2 声线与反射板位置分析

6.2.3 脉冲响应模拟及相关参量分析

6.2.4 波动声场扩散分析

6.3 混响时间实测与对比分析

6.3.1 测点位置图

6.3.2 背景噪声

6.3.3 混响时间及相关参量

6.4 追加耦合空间实验

6.4.1 前后混响时间及材料吸收比率对比

6.4.2 前后声线分析对比

6.4.3 脉冲响应模拟与其他参量对比分析

6.4.4 剧场波动声场扩散分析

第七章 背景噪声对耦合厅堂混响时间的影响

7.1 背景噪声评价曲线NR25

7.2 背景噪声对耦合厅堂音质的影响

7.3 背景噪声控制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耦合空间是指厅堂中存在的一些次空间或者附属空间,因为这些空间的存在使厅堂容积扩大而出现混响时间延长、声衰变速度改变等声学特性改变。这些特性应用于实践,可以使厅堂功能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提高使用率,降低经营成本,在注重节约和可持续建设的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可调式混响设计实现方法的一种,设置耦合空间调节混响的案例在中国并不多见,但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接轨,可调式设计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也是驱使笔者选择这一课题的主要原因。  本文从结构上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耦合空间应用于实际厅堂设计的角度对国外已建成的可调混响时间的厅堂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可调式混响设计实际应用的技术、方法和一些应注意的问题。第二部分利用Odeon声学设计软件和声学测量仪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通过虚拟建模计算的手段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和修改,在可调混响厅堂的耦合空间布置上进行设计,并以软件模拟的方式对设计结果进行了预测。全文本着从案例中提取经验--分析假设--实验验证的宗旨研究课题,同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