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稀有品种淀粉(赤小豆、莲子、粉葛)性质的研究
【6h】

中国稀有品种淀粉(赤小豆、莲子、粉葛)性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淀粉的概述

1.1.1淀粉的形成及分类

1.1.2淀粉的分子结构

1.1.3淀粉的基本特性

1.2中国淀粉资源的基本情况

1.2.1中国的淀粉工业

1.2.2中国的植物淀粉资源

1.2.3中国稀有淀粉研究近况

1.3赤小豆

1.4粉葛

1.5莲子

1.6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淀粉的提取

2.1材料与设备

2.1.1材料

2.1.2设备

2.2赤小豆淀粉的提取

2.2.1赤小豆淀粉提取的一般方法

2.2.2赤小豆淀粉提取的改进方法

2.2.3结论

2.3莲子淀粉的提取

2.4粉葛淀粉的提取

第三章淀粉颗粒及微观性质研究

3.1光学显微镜

3.2扫描电子显微镜

3.3粒度分析

3.4 X射线衍射分析

3.5淀粉红外光谱分析

3.6淀粉溶胀能力的测定

3.7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

3.8淀粉的链淀粉含量测定

3.9小结

第四章淀粉糊基本性质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4.2.1淀粉糊的流变特性

4.2.2淀粉糊的抗剪切能力

4.2.3淀粉糊的触变特性

4.2.4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

4.2.5淀粉糊的凝沉性质和沉降积

4.2.6淀粉糊的透明性

4.3小结

第五章淀粉布拉班德粘度曲线

5.1材料与方法

5.1.1材料

5.1.2仪器

5.1.3测定方法

5.2结果与讨论

5.2.1淀粉的布拉班德粘度曲线

5.2.2酸碱对淀粉糊粘度的影响

5.2.3蔗糖对淀粉糊的影响

5.2.4氯化钠对淀粉糊的影响

5.2.5硼砂对淀粉糊的影响

5.2.6明矾对淀粉糊的影响

5.2.7单甘酯对淀粉糊的影响

5.3小结

第六章淀粉的其它性质

6.1材料与方法

6.1.1材料

6.1.2仪器

6.1.3淀粉凝胶的质构仪分析

6.1.4淀粉糊的质构仪拉丝分析

6.2结果与讨论

6.2.1淀粉凝胶的破裂强度

6.2.2淀粉凝胶的弹性模量

6.2.3淀粉糊的糊丝长度分析

6.2.4质构仪法测定淀粉糊反映的其它信息

6.3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选用了赤小豆、莲子和粉葛三种淀粉作为研究开端和对象,探讨测定了淀粉各方面的性质,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偏光显微观察,赤小豆淀粉颗粒表面光滑,主要呈卵形,小颗粒呈球形,莲子淀粉颗粒的形状比较多样,为不规则多边形状,偏长,也有球粒形状的小颗粒,粉葛淀粉颗粒则呈多角多边形状;赤小豆淀粉的偏光十字偏亮清晰但不规则,有的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