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济转型中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
【6h】

经济转型中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三章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历史回顾

第四章推动我国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因素

第五章国有企业集团重组方式及模式

5.1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主要限制因素

5.2 重组内容及其方式

5.3主要重组模式

5.4重组模式的阶段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特点

第七章我国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典型案例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西方学界已经对重组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所有制结构、社会制度、市场机制的不同,我国国有企业集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集团的重组存在很大差异。国内关于重组的研究多数还限于宏观角度研究如何通过国有企业重组来协调国家整体发展或对国外重组理论介绍方面。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来重点研究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在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和其国有身份的影响下的重组行为。 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影响因素,即推动因素和限制因素;第二部分包括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主要内容、方式及模式;第三部分为国有企业集团在经济转型背景及其国有身份的影响下的重组特点;第四部分为对上述理论的案例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内部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并且在2002年以前重组的主要推动因素为内部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以及政府因素,此后,重组的主要推动因素变为内部因素和市场因素,而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重组也逐渐由政府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限制因素主要有社会稳定因素、市场机制因素、产权因素和经济因素,而这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集团重组所不会面临的限制;基于上述限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重组内容以业务组合重组和产权重组为主,重组的主要模式有内部重组模式、剥离非经营性业务模式、剥离经营性业务模式以及股权重组模式,在1992年重组之初,国有企业集团主要采取了内部重组模式,然后主要采用了剥离非经营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模式,目前主要的重组模式过渡为股权重组;国有企业集团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集团重组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重组过程、重组类型和重组动机方面。 论文主要创新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引入了以Hoskisson为代表的研究企业集团重组影响因素的模型,试图为国内学者研究企业集团提供一个新视角;在国内较系统地研究了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影响因素(推动因素和限制因素),构建了概念模型,并与西方重组影响因素作了对比,总结了我国国有企业集团不同重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集团重组的主要模式及其阶段性,并在此基础上,把西方企业集团与我国国有企业集团重组行为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后者重组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集团重组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