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模糊推理评价模型研究
【6h】

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模糊推理评价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论文研究的意义

1.2理论基础

1.2.1价值工程理论

1.2.2模糊推理理论

1.3文献综述

1.3.1商业模式的文献综述

1.3.2价值网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1.5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2.1中国即时通讯产业分析

2.1.1即时通讯的范畴

2.1.2即时通讯市场产业链构成

2.1.3中国即时通讯产业发展特点

2.1.4中国即时通讯产业发展趋势

2.2商业模式及价值网概述

2.2.1商业模式的含义

2.2.2价值网模式设计

2.3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框架

2.3.1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提出

2.3.2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

2.4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增长的机理分析

2.4.1价值创造

2.4.2粘性营销

2.4.3资源管理

2.5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系统性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模糊推理评价模型

3.1模糊推理评价模型构建

3.1.1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评价指标分析

3.1.2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模糊推理评价模型的建立

3.2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模糊推理评价模型指标度量

3.2.1赢利性衡量

3.2.2利润的预测因素的衡量

3.2.3客户价值的衡量

3.2.4商业模式组成成分的度量

3.3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研究

4.1腾讯公司商业模式简介

4.1.1腾讯公司的历史

4.1.2腾讯公司的战略

4.1.3腾讯公司刚开始的成功

4.1.4腾讯公司赢得市场份额

4.1.5腾讯公司的竞争者

4.1.6处于十字路口的腾讯

4.2评价腾讯公司的商业模式——以MSN中国为对比

4.2.1赢利性衡量

4.2.2利润的预测因素的衡量

4.2.3客户价值的衡量

4.2.4对商业模式组成成分的度量

4.3模糊推理评价模型应用

4.3.1模糊推理系统的Matlab实施介绍

4.3.2腾讯与MSN中国商业模式的模糊推理评价结果

4.3.3评价结果分析

4.4案例启示

4.5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优化策略

4.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商业模式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时通讯产业作为互联网服务行业中的新成员,其蓬勃发展的势头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其中。 本文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建立适用于描述即时通讯产业价值活动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 第二,在建立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其实现价值增长的机理。 第三,如何以商业模式的分析框架对具体的公司商业模式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分析即时通讯产业的价值活动,引入价值网理论,结合本文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构建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该框架体现了价值活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价值创造、粘性营销和资源管理。这三个环节又涵盖了商业模式具体的八个组成成分,分别为价值定位、平台整合、收入模式、目标市场分析、渠道布局、品牌管理、内部资源、外部资源。从上述三个环节和八个组成成分,分析其实现价值增长的机理。在商业模式评价方面,基于已有研究和价值网以客户为中心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由赢利性衡量、利润的预测因素衡量、客户价值衡量和商业模式组成成分度量四方面组成的模糊推理评价模型。 本文通过对腾讯公司和MSN中国两者的商业模式进行对比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基于价值网的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及评价模型的可应用性,横向评价分析找出两者商业模式的优劣势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供商业模式纵向优化的改进建议。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本文总结了腾讯公司商业模式的三个特征:一,以腾讯QQ为基础,夺取市场份额,造就品牌优势;二,以门户为平台,开展增值业务,培养用户的品牌粘性;三,以研发为支撑,持续维护提升用户价值。以及即时通讯产业商业模式的三个共性:一,以即时通讯软件为基础,争夺用户群;二,即时通讯软件与门户平台捆绑,通过网站社区粘性网罗IM用户;三,与多个平台运营商合作,提升即时通讯产品附加值。 总之,本文综合运用价值网理论、价值工程理论、模糊推理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学等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即时通讯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分析了商业模式的定量研究方法,目的是改进企业的运作管理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