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文离婚判决书中互文性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6h】

中文离婚判决书中互文性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互文性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渗透到语言使用的每个角落。作为语篇的本质特征之一,互文性早就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判决书作为最为重要的司法文件之一,它的写作过程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文性。互文性不仅仅反映文本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将它置于更大的机构及社会语境中时,它同样反映社会实践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文判决书中的互文性亦是如此,与现代法治社会密切相关。批判性话语分析为我们深入挖掘语言现象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模式。因此,本文将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中文判决书中的互文性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这种语言现象与现代法治社会环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Fairclough(1989,1992a,1992b,1995)的三维话语观和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以及辛斌(2000b)的批判性互文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它同样包括三个步骤:描写,阐释和解释。在第一步中,我们采用Hatim和Mason(1990)的互文分类法对中文离婚判决书中互文性的语言表现形式进行了描写;在第二步中,我们将互文性看作是一种话语实践,结合机构语境对中文离婚判决书的制作过程进行了阐释;最后,我们结合社会环境对中文离婚判决书中的互文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解释。
   希望本文通过揭示互文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达到如下目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法官理解在制作判决书时如何妙用互文性以达到更好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读者更好地鉴别裁决的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