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一类新药RS胶囊Ⅰ期临床试验及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6h】

中药一类新药RS胶囊Ⅰ期临床试验及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RS胶囊的研究现状

1. 动物药效学研究资料

2. 一般药理试验资料

3. 动物毒理学研究资料

4. 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

第二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概述

1. 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的定义

2. 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3. 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特点

4. 中医药理论对中草药制剂体内过程的相关论述

第三节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概述

1. 药物代谢与药物代谢酶

2.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现代研究进展

3. 参与RS胶囊代谢的相关药物代谢酶基因的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RS胶囊Ⅰ期临床药物耐受性试验

一. RS胶囊Ⅰ期临床单次给药药物耐受性试验

二. RS胶囊Ⅰ期临床多次给药药物耐受性试验

第二节 RS胶囊Ⅰ期临床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

一. 血浆样品测定方法的建立

二. RS胶囊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三节 药物代谢酶基因CYP1A2、UGT1A7基因多态性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评价健康受试者口服中药一类新药RS胶囊的耐受性与安全性以及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特征,为Ⅱ期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2.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中CYP1A2基因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7基因(UGT1A7)多态性与RS胶囊Ⅰ期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初步建立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以及与新药I期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的分析方法。 方法:1.单次给药药物耐受性试验:采用开放、随机、无对照试验方法,26例健康受试者分成五组,分别参加了五个单剂量(10mg、50mg、100mg、200mg、300mg)的试验,试验期间口服RS胶囊一次,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观察受试者口服RS胶囊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2.多次给药药物耐受性试验:采用开放、随机、无对照试验方法,12例健康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参加了两个剂量(200mg和300mg)的试验,每天口服RS胶囊一次,连续七天。观察受试者口服RS胶囊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3.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采用开放、随机、平行的试验方法,30例健康受试者分成三组,分别参加了三个单剂量(50mg、100mg、300mg)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并对其中10例健康受试者采用早餐后口服(50mg)与空腹口服(50mg)交叉试验方法考察食物对药物的影响。血样处理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血浆药物浓度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HPLC/MS/MS)法,数据采用DAS2.0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D、AUC/D采用方差分析,T<,1/2>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4.应用PCR-RFLP技术对健康受试者及对照组的CYP1A2及UGT1A7的基因位点进行多态性分型,并应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比较分析。 结果:1.单次给药药物耐受性试验:10mg剂量组4例受试者中有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分别在用药后第3天T4升高至142nmol/L(参考值为58.1-140.6nmol/L);促甲状腺素(TSH)升高至5.98μIU/mL(参考值为0.35-5.50μIU/mL),均在停药后第12天和第30天恢复正常;还有1例出现稀便。50mg剂量组4例受试者中有1例用药后2小时头胀,无胸闷、呼吸困难及视觉异常,血压86/51mmHg,其用药后72小时的尿常规检查结果也出现异常(蛋白+),3天后复查正常。100mg剂量组受试者出现了与药物可疑的不良事件: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偏高;T波改变:TSH偏高;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后复查结果均恢复正常。200mg剂量组6例受试者有1例用药后24小时出现血小板84×10<'9>/L,较参考值(100×10<'9>/L-300×10<'9>/L)偏低,停药后72小时复查正常。300mg剂量组6例受试者中有1例用药后24小时出现尿糖2+,停药后12天复查正常。2.多次给药药物耐受性试验:200mg剂量组6例受试者中有2例出现尿常规异常:1例用药后第8天尿常规提示潜血(+)、少量上皮细胞;1例用药后第8天及第9天尿常规均提示可见少量上皮细胞,停药后第10天复查均恢复正常。300mg剂量组6例受试者中有4例出现与药物可疑或可能的不良事件:血红蛋白轻度下降;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甲状腺B超:右叶小结节;ALT升高,谷草转氨酶(AST)升高。3.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采用非房室模型处理血药浓度数据,三种剂量(50mg、100mg、300mg)结合型药物的Cmax分别为: (218.69±68.56),(401.99±168.30),(518.53±122.36)μg/L;AUC分别为:(3325.87±1636.91), (8626.88±4825.04), (10473.61±4326.65)μg·L<'-1>·h;T<,1/2>分别为: (13.01±4.01), (11.77±4.40), (9.71±1.46)h。50mg和100mg剂量组,C<,max>/D、AUC/D、T<,1/2>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十分接近,无显著性差异,C<,max>和AUC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成比例增加,该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消除呈线性动力学过程。50mg和300mg剂量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药物的消除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并比较50mg组空腹与餐后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食物对该药无明显影响。4.相关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试验:经X<'2>检验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受试者根据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分为两组: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CYP1A2G2964A基因:不良反应组14例受试者中有10例的基因型为G/A(占71.43%);而无不良反应组41例受试者中有22例的基因型为G/G(占53.66%)。CYP1A2C734A基因:不良反应组13例受试者中有7例的基因型为C/A(占53.85%);而无不良反应组32例受试者中有16例的基因型为A/A(占50.00%)。UGT1A7Trp208Arg基因:不良反应组15例受试者中有12例的基因型为Trp/Trp(占80.0096);并且无不良反应组53例受试者中有32例的基因型也为Trp/Trp(占60.38%)。 结论:1.药物耐受性试验:单次给药的五个剂量组中出现了:甲状腺功能异常;血压下降:尿常规异常;血小板偏低,但未出现需终止试验的情况。多次给药的两个剂量组中出现了血红蛋白轻度下降;甲状腺B超及肝功能异常,但也未出现需终止试验的情况。结果初步提示,药物在10mg-300mg剂量间是安全的,可在此剂量范围内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并进一步观察同类不良反应。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用非房室模型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其在体内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型产物存在,并且该药物的体内过程不受食物的影响。3.相关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实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人口学分布特征无差异。不良反应组中CYP1A2G2964A基因以G/A型多见;CYP1A2C734A基因以C/A型多见,可能这两种基因型与不良反应有关。但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