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对脑性瘫痪儿童及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
【6h】

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对脑性瘫痪儿童及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上篇 文献研究

1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及诊断条件[1]

2 脑性瘫痪的患病率及病因

3 中医对脑性瘫痪的认识及病因病机

4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5 脑性瘫痪的分度与分级

6 脑性瘫痪的治疗

7 生存质量研究

中篇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和目的

2 研究对象

3 治疗方法

4 实施步骤

5观察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与分析

下篇 讨 论

1研究背景

2家庭康复的作用机理

3 家庭康复的方法

4 家庭康复对脑性瘫痪儿童及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

5家庭康复的临床疗效

6 家庭康复的经济效应

7 家庭康复的临床意义

8 本研究的创新点

9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0 今后的研究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2~4岁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

附录2:脑瘫儿童智力诊断及分级标准

附录3:儿童生存质量评估量表

附录4:SF-36家长调查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家庭康复与医院康复的随机交叉试验,观察家庭康复对脑性瘫痪儿童及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家庭康复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发育商、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家庭康复对患儿家庭经济的影响;探讨家庭康复的优缺点,为脑性瘫痪儿童提供更多的康复模式选择,提高脑性瘫痪儿童及家庭的生存质量,节约经济费用。
  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纳入2008年7月~2010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住院和家庭康复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两组,以三个月为一个阶段,进行医院康复和家庭康复的交叉对照研究,共治疗六个月。两组分别在每一阶段治疗前后利用PedsQL4.0普适性核心量表测量儿童的生存质量,用SF-36量表测量家长生存质量,观察家庭康复、医院康复对儿童及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治疗开始及第一疗程结束后两组儿童及家长生存质量的对比,观察两种康复方式对儿童及父母影响的差异;通过测定治疗前后发育商、GMFM、ADL的变化,观察家庭康复、医院康复对患儿病情的影响;通过治疗过程中经济花费的统计,观察家庭康复、医院康复对患儿家庭经济的影响。通过家庭康复和医院康复的对照,衡量家庭康复的优、缺点,指导临床康复模式的选择。
  结果:本研究两组儿童各20例,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以及儿童父母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组儿童家庭康复前后、医院康复前后生理功能领域及医院康复前后生存质量总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乙组儿童医院康复前后学校表现对比、家庭康复前后生理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家庭康复治疗后、乙组医院康复治疗后儿童及家长生存质量各能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家长家庭康复前后、医院康复前后生存质量各能区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家庭康复前后、医院康复前后发育商各领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甲组儿童家庭康复前后GMFM B、C、D区及总分比较,医院康复前后A、B、C、D区及总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乙组医院康复前后A、B、C、D各能区及总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医院康复前后C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家庭康复前后、医院康复前后AD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家庭康复费用远低于医院康复费用。
  结论:家庭康复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短期家庭康复对家长生存质量影响不明显;家庭康复可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家庭康复的经济花费明显低于医院康复治疗。家庭康复是一种经济、有效、实用、方便的康复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