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证型中耳炎耳鸣发生率及耳鸣特征研究
【6h】

不同证型中耳炎耳鸣发生率及耳鸣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中耳炎与耳鸣的关系研究现状

一、目前对耳鸣的一般认识

二、中耳炎与耳鸣关系的认识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设想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中耳炎耳鸣发生率调查

三、中耳炎耳鸣特征调查

四、统计分析

五、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二、中耳炎患者耳鸣的发生率及其特征

三、耳鸣的发生率及其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第四章 讨 论

一、关于中耳炎耳鸣的发生率

二、中耳炎的耳鸣特征探讨

三、不同证型中耳炎耳鸣的发生率

四、不同证型中耳炎耳鸣特征分析

五、存在的问题

结语

本研究的创新性: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对200例中耳炎患者进行详细的耳鸣信息调查和四诊信息的采集,获得不同类型及不同中医证型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的基本数据,并进一步了解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的特征及不同证型中耳炎耳鸣特征的差异,为研究耳鸣的发病机制及为中医辨证提供临床资料。
  研究内容与方法:
  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耳鼻喉科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中耳炎并经中医辨证的患者,首先调查患者有无耳鸣;若有耳鸣,进一步调查是否与中耳炎有关;对于中耳炎引起的耳鸣,详细调查其耳鸣严重程度,并分析其心理声学特征。统计分析不同证型中耳炎的耳鸣发生率及其耳鸣特征。
  研究结果:
  1.中耳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共计收集病例200例。其中,男108例(占54%),女92例(占46%)。左耳86例(43.0%),右耳114例(56.0%)。年龄14-70岁,平均35.5±13.7岁;病程1天-42年,平均1617.3±262.5天。化脓性中耳炎112例,分泌性中耳炎88例。中医各证型男女性别比相当,风邪侵袭证型的年龄最小,肾元亏损证型的年龄最大。风邪侵袭证的病程最短,肾元亏损证的病程最长。
  2.中耳炎耳鸣发生率:在随机入选的200例中耳炎中,与该疾病有关的耳鸣37例,占18.5%。其中,化脓性中耳炎112例,与该疾病有关的耳鸣15例,占13.4%;分泌性中耳炎88例,与该疾病有关的耳鸣22例,占25.0%。
  3.中耳炎耳鸣的特征:化脓性中耳炎组和分泌性中耳炎组合计37例耳鸣与中耳炎有相关病例,它们的耳鸣特征是:耳鸣的声音种类都为一种;耳鸣的部位多在患耳侧或颅内靠近患耳侧;耳鸣的频率大多为中频,其中化脓性中耳炎的耳鸣频率平均为800.0±589.7Hz,响度平均为4.5±1.3dBSL;残余抑制试验有11例(73.3%)呈阳性,抑制秒数平均29.1±14.5秒;最小掩蔽曲线以间距型和汇聚型占多数;耳鸣严重程度的平均分是7.3±2.5分。分泌性中耳炎组的耳鸣频率平均为1761.4±1335.1 Hz;响度3.5±1.7dBSL;残余抑制试验有17例(77.3%)呈阳性,抑制秒数平均30.9±26.3秒;最小掩蔽曲线以间距型和汇聚型占多数;耳鸣严重程度的平均分是9.5±1.7分。多数患者耳鸣评价为 II级,耳鸣对其心理及生活方面的影响不大,无明显情绪障碍。总体来说,耳鸣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学习、情绪、睡眠等无明显干扰。
  4.不同证型中耳炎耳鸣的发生率:风邪侵袭16.9%、脾虚湿困证23.6%、肝胆湿热证11.8%、肾元亏损证22.7%,各证型耳鸣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5.不同证型中耳炎耳鸣特征:风邪侵袭证耳鸣频率平均为750.0±353.6Hz;响度平均为3.8±1.4dBSL;最小掩蔽曲线以间距型和汇聚型占多数;残余抑制试验阳性率为66.7%,可抑制秒数平均为32.5±31.8秒;耳鸣严重程度评级以I级和II级最多见。
  脾虚湿困证耳鸣频率平均为2000.0±935.4Hz;响度平均为3.8±1.8dBSL;最小掩蔽曲线以间距型占多数;残余抑制试验阳性率为76.9%,可抑制秒数平均为33.0±17.7秒;耳鸣严重程度评级以II级最多见。
  肝胆湿热证耳鸣频率平均为550.0±233.5Hz;响度平均为4.5±1.7dBSL;最小掩蔽曲线以重叠形多见;残余抑制试验阳性为100.0%,可抑制秒数平均为21.3±8.5秒;耳鸣严重程度评级全部为II级。
  肾元亏损证耳鸣频率平均为2875.0±1652.0Hz;响度平均为4.2±1.6dBSL;最小掩蔽曲线以间距形多见;残余抑制试验阳性的占4例(80.0%),可抑制秒数平均为26.3±11.1秒;耳鸣严重程度评级全部为II级。
  经检验,脾虚湿困证、肾元亏损证的耳鸣频率较风邪侵袭证、肝胆湿热证高。风邪侵袭组及脾虚湿困组的耳鸣严重程度较肝胆湿热证及肾元亏损证轻。四组证型的耳鸣响度、耳鸣最小掩蔽曲线、残余抑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本研究随机调查了200例中耳炎患者,耳鸣的发生率为18.5%,其中分泌性中耳炎耳鸣的发生率(25%)略高于化脓性中耳炎耳鸣的发生率(13.4%)。说明耳鸣并非化脓性中耳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
  2.37例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的特点是:耳鸣的声音种类都为一种;耳鸣的部位多在患耳侧或颅内靠近患耳侧;耳鸣的频率大多为中频,响度不大,耳鸣的掩蔽曲线以间距型和汇聚型最多见;多数耳鸣的残余抑制试验呈阳性。耳鸣的严重程度较轻,大多在Ⅱ级以内,化脓性中耳炎较分泌性中耳炎的耳鸣程度更轻。
  3.中耳炎各证型之间的耳鸣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虚证(脾虚湿困证、肾元亏损证)的耳鸣频率较实证(风邪侵袭证、肝胆湿热证)高,风邪侵袭证和脾虚湿困证的耳鸣严重程度较肝胆湿热证及肾元亏损证轻,四种证型的耳鸣响度、最小掩蔽曲线及耳鸣残余抑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鸣频率及严重程度评估对于中耳炎的中医辨证可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