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药治疗隐匿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系统评价
【6h】

中医药治疗隐匿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古代相关文献整理

(一)病名研究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

(四)治则治法

(五)治疗方案

(六)转归

二、现代中西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病因病机

(二)治则治法

(三)西医病理与临床

(四)西医诊断依据

(五)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隐匿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病例入选标准

(三)治疗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效果评价

(六)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患者一般情况

(二)辨证分型分布情况

(三)临床症状疗效评价

四、结论

第三章 中医药干预隐匿性肾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系统评价

一、序言

二、方法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三)检索策略

(四)文献收集

(五)数据提取

(六)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七)资料分析

(八)发表偏倚检验

三、结果

(一)纳入文献流程

(二)纳入文献分析

(三)纳入文献特征

(四)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五)统计分析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一)方法学质量评价

(二)疗效分析

(三)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运用观察性研究及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药治疗隐匿性肾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LGN)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治疗LGN提供科学证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LGN患者,按照隐匿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尿红细胞数计数的改变,进行临床疗效判定;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组制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手工检索会议资料及未发表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①隐匿性肾炎属于本虚标实证,本证以脾肾气虚证多见(47%),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6%),肝肾阴虚证(20%),脾肾阳虚证(7%);标实证方面,以湿热证多见(34%),其次是湿热兼血瘀证(22%),外感风热证(22%);②中医症状积分变化:46例LGN患者治疗后有效为29例,无效17例,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3.04%,无效率为36.96%。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疗效评价:46例患者中,治疗后临床控制者3例(6.52%),显效15例(32.61%),有效21例(45.65%),总有效率84.78%,患者尿畸形红细胞数、尿沉渣红细胞数均有减少(P<0.05);④共检索到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共计455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在临床综合疗效、减少尿红细胞数、降低血清IgA水平这几个方面优于西医治疗,但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IgG水平、血清IgM水平、血清C3水平方面,两组治疗无统计学差异。由于纳入文献数量偏少,且质量普遍较低,尚不能说明中医药在治疗LGN有确切的疗效。
  结论:通过观察中医药治疗46例LGN患者的研究表明,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尿红细胞数,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评价方面:由于纳入的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相对偏低,研究样本量较少,治疗和随访的时间不够长,使其证据强度较低,故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应持谨慎态度。确切疗效有待于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