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芪口服液对慢性肾炎肾纤维化患者代谢组学的影响
【6h】

三芪口服液对慢性肾炎肾纤维化患者代谢组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概况

二、发病机制研究

三、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进展

一、病因病机

二、诊治进展

三、目前中医药抗肾纤维化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代谢组学

一、代谢组学的概述

二、代谢组学在中医学方面的应用

三、代谢组学在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四、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三、治疗前后尿红细胞指标变化情况

四、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变化情况

五、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六、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指标的变化

七、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八、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慢性肾炎肾纤维化代谢组学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一、药物干预前后比较

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三、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学意义

第三节 结论

结语

一、临床研究部分

二、代谢组学研究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进展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时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而肾纤维化几乎是所有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ESRD)的共同途径,是肾脏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损伤等作用下的病理修复反应,是决定CKD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防止甚至逆转肾纤维化对防治CKD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已有数千年历史,部分中药、中成药已经被证实具有抗纤维化保护肾脏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临床研究方面资料极少,借鉴现代系统生物学等最新技术,从多靶点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的抗肾纤维化的物质基础。
  我肾病中心以益气活血法为基本方法对慢性肾纤维化展开了一系列研究,1995年,学科带头人杨霓芝教授提出“气虚血瘀”的关键病机及“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学术理论,并创制了三芪口服液(原名通脉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黄芪、三七,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十余载,疗效显著,但是三芪口服液中有效成分防治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三芪口服液干预慢性肾炎肾纤维化、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方法:
  对纳入观察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芪口服液,用药疗程8周。观察临床总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免疫功能、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留取静脉血样进行代谢组学检测,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观察患者服药前后血浆代谢物成分的变化,选取健康志愿者(中医体质属气虚血瘀型)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法进行分析,寻找三芪口服液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结果:
  一、临床部分
  1.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为95%。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等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P<0.05);
  2.尿红细胞指标:总有效率为75%;
  3.治疗后IgA、IgG、IgM等免疫指标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治疗后Hb值较前明显升高(P<0.05);
  5.治疗后肾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凝血、血白蛋白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
  二、代谢组学研究部分
  1.筛选了13个可能与肾炎肾纤维化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它们在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2.经三芪口服液治疗2个月后,这13种化合物均与治疗前水平发生显著变化(P<0.05),且呈现向正常人接近的趋势。
  结论:
  1.三芪口服液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缓解慢性肾炎性血尿方面有一定疗效,并且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2.运用基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初步筛选出慢性肾炎肾纤维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展示了三芪口服液在代谢物水平上的调节作用,发现治疗前后共13种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能提示三芪口服液防治慢性肾炎肾纤维化的物质基础,其作用机制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多条途径,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