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Lp-PLA2和hs-CRP影响及随访研究
【6h】

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Lp-PLA2和hs-CRP影响及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冠心病与炎症反应

一、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三、炎症因子与AS

第二节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西医研究进展

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二、冠心病介入治疗面临的问题

三、西医对冠心病介入术后RS及ST的防治

第三节 中医药对冠心病及其介入术后的认识

一、古代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三、介入术后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回顾性研究

二、前瞻性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回顾性研究

二、前瞻性研究

第三节 分析

一、回顾性研究

二、前瞻性研究

第四节 总结讨论

一、热毒学说

二、冠心病与热毒血瘀病机的关系

三、清热解毒法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

四、体质学说与冠心病PCI术后病机的关系

五、“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六、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启示

七、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和前瞻性随访调查方法,研究我院冠心病PC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观察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 PC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
  方法:⑴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全部冠心病PCI患者的出院病例进行检索,统计中医证型,研究我院冠心病PC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和相关因素分析。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西药治疗、中药+西药两组,统计两组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出院后6月内、1年内、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再发心绞痛、再发MI、再次入院、再次PCI及死亡)。同时按中药使用情况分为清热活血组(清组)、非清热活血组(非清组)两组,比较两组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出院后6月内、1年内、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清热活血方治疗冠心病PCI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终止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门诊或电话通知随访患者返院检测Lp-PLA2及hs-CRP,初步观察清热活血方对Lp-PLA2、hs-CRP的影响。⑵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PCI(包括急诊PCI、择期P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清热活血方+西药组)和对照组(单纯西药组)两组,疗程4周。重点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疗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Lp-PLA2及hs-CRP的变化。
  结果:①共纳入病例340例,我院冠心病PCI患者证候分布以实证较多,虚证较少,实证主要为血瘀、热毒和痰浊,按频率高低依次为血瘀(96.5%)、热毒(58.5%)、痰浊(35.0%),而气滞(12.6%)和寒凝(0.6%)较少。虚证主要为气虚、阴虚和阳虚,按频率高低依次为气虚(16.5%)、阴虚(7.6%)、阳虚(3.2%)。②平均随访时间为1.47年,累积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药+西药组与单纯西药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累积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药+西药组较单纯西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药+西药组较单纯西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组与非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清组较非清组有降低趋势。③累积事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医症状分析: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胸痛、胸闷、心悸等主要中医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治疗组胸痛、胸闷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悸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胸痛、胸闷、心悸症状积分较治疗2周后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各项积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活血方能明显改善冠心病 PCI术后患者中医“热毒”证候,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⑤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定积分比较: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在疾病认识程度方面,治疗后两组比较没有差异性,但治疗组的积分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Lp-PLA2、hs-CRP呈较正常组有明显增高趋势。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01),治疗组的Lp-PLA2、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⑦安全性分析: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分析、肝肾功能、尿组合、大便检查无明显异常。
  结论:冠心病PCI患者中医证型为本虚标实证,实证较多,虚证较少,实证按频率高低依次为血瘀、热毒和痰浊,提示热毒血瘀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虚证主要为气虚。清热活血方能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医“热毒”证候;能降低血浆Lp-PLA2及hs-CRP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在西药基础上合用清热活血方在改善症状和抗炎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组;清热活血方安全性良好,患者依从性良好,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