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腑法对结石性肾绞痛结石排出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6h】

通腑法对结石性肾绞痛结石排出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肾绞痛的认识现状

1.1.1 肾绞痛的病因

1.1.2 肾绞痛的发病机制

1.1.3 肾绞痛的临床特点

1.1.4 肾绞痛的治疗

1.2 中医学对肾绞痛的认识

1.2.1 中医病因病机

1.2.2 肾绞痛的中医药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2.1.5 中止试验及病例的脱落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方案

2.2.2 病例分组

2.2.3 分组治疗

2.2.4 观察指标

2.3 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

3.1 完成病例情况

3.2 三组可比性比较

3.3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3.3.1 肾绞痛患者大便情况

3.3.2 三组在后续排石治疗中疗效比较

3.3.3 三组在排石率及排石时间方面比较

3.3.4 三组肾绞痛复发情况的比较

3.4 不良反应记录

第四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通腑法在治疗结石性肾绞痛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明确通腑法对结石排出、防止复发等方面的影响。 方法: ①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男科门诊、住院部及急诊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共54例(符合纳入标准)。将54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B、C组),各组均18人。 ②对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疼痛发病时间(即病程)、疼痛严重程度(中或重度)、结石直径、结石部位等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③分组及治疗:本次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收集病史。主要收集肾绞痛患者发病前一周的大便情况及发作时的大便情况,了解有无便秘等情况。第二阶段为治疗阶段,分为镇痛和后续排石两个方面,镇痛治疗三组均给予西药解痉止痛标准治疗,方案为:曲马多注射液(100mg im),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氟比洛芬酯50mgVD,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 VD或黄体酮注射液10mg im(qd-bid),待疼痛缓解即进入排石阶段, A组为通腑组:通淋排石合剂(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院内制剂,由车前草、金钱草、海金砂、石苇、大黄、枳实等制成,具有清热利湿通淋、通腑排石之功)30mL bid+尿石通丸1包bid。B组单独给予尿石通丸1包bid.(由金钱草、海金砂、茯苓、车前子、苘麻子、川木通、丝瓜络、鸡内金、川牛膝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作用,由东莞亚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0086)。C组为自然排石组,待止痛治疗后,不给于药物治疗,而给予生活指导,如后述。在后续排石治疗中如无肾绞痛复发,三组则均不给予解痉止痛西药治疗,如在治疗过程中合并泌尿系感染症状(膀胱刺激征),则给予规范抗生素治疗,如出现病情加重,则中止试验,改用其他方法。在后续排石治疗中均给予生活指导:嘱三组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3000mL),忌辛辣刺激饮食,停用可能影响排石疗效的药物,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嘱适度运动(跑步、跳跃动作、跳绳等)。2周为观察期限,每周嘱患者返院复查泌尿系彩超或尿路平片(KUB),并且记录患者服药后的大便情况、肾绞痛有无复发、有无结石排出、结石排出的具体时间、有无不良反应等。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①在收集病史阶段,发现大部分肾绞痛患者在发作前一周及发作时有便秘的症状。在完成的54例患者中,4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大便不通情况,占81.4%,其中中度疼痛者24例,大便不通者16例,重度疼痛30例,大便不通者28例,经关联性分析,认为便秘和肾绞痛相关,与疼痛程度有关。 ②在后续排石阶段,A组治愈14例(77.8%),好转2例(11.1%),无效2例(11.1%)。B组治愈7例(38.9%),好转8例(44.4%),无效3例(16.7%)。C组治愈5例(27.8%%),好转3例(16.7%)。无效10例(55.6%)。经统计学分析,A组治愈率优于B组及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A组和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优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 ③排石比较:A组排出结石14例,排石率77.8%(14/18);B组7例,排石率38.9%(7/18);C组5例,排石率27.8%(5/18)。结石排出时间比较:A组平均排石时间为5.98±1.32天,B组平均排石时间为9.56±1.39天,C组平均排石时间为11.21±2.36天。经统计学分析,A组排石率优于B组及C组,A组平均排石时间短于B组及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④肾绞痛复发方面比较:A组复发者2例(2/18),复发率11.1%;B组复发6例(6/18),复发率33.3%;C组复发12例(12/18),复发率66.7%。A组肾绞痛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具统计意义,P<0.05。 ⑤不良反应方面:C组有一例病人在镇痛过程中出现反复恶心呕吐,给予灭吐灵止呕处理后可缓解,C组另有一例病人在止痛过程中,出现腹胀加重,轻度腹痛,无压痛及反跳痛,排除急腹症,患者要求解大便,给予开塞露纳肛后,排便后腹胀减轻。A组有一例病人服用通淋排石合剂后出现腹泻,4次/天,为稀烂便,无腹痛及血便。调整用量至15mL bid,腹泻消失。其余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①大便干结或便秘可能是肾绞痛发病的一个病因,并加重肾绞痛的疼痛程度。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②通腑法可以促进结石排出,缩短结石排出时间,有效防止疼痛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