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据挖掘明清时代胃脘痛医案舌诊与脉诊研究
【6h】

基于数据挖掘明清时代胃脘痛医案舌诊与脉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古代医家对胃脘痛的认识

1.1.1 胃脘痛的病名演化

1.1.2 胃脘痛的病因探究

1.1.3 胃脘痛的证型沿革

1.1.4 胃脘痛的治疗

1.1.5 小结

1.2 现代中医对胃脘痛的研究

1.2.1 病因、病机及病位

1.2.2 脏腑论治

1.2.3 辩证治疗

1.2.4 中成药治疗

1.2.5 针灸治疗

1.2.6 外治法

1.2.7 小结

1.3 西医学对胃脘痛的认识

1.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西医治疗

1.3.3 小结

1.4 中西医联合治疗胃脘痛

第二章 医案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数据库

2.1.2 检索词

2.1.3 医案的纳入标准

2.1.4 医案的排除标准

2.2 数据规范

2.2.1 证型、舌象的规范

2.3 数据录入

2.4 统计分析

2.4.1 频数分析

2.4.2 关联分析

2.5 整理结果

2.5.1 医案著作

2.5.2 舌象类型

2.5.3 脉象类型

2.5.4 证侯类型

2.6 统计分析结果

2.6.1 舌象频数分析

2.6.2 脉象频数分析

2.6.3 证型频数分析

2.6.4 明清医案舌象记载频数比较

2.6.5 明清医案脉象记载频数比较

2.6.6 舌象、脉象、证型之间关联分析

2.6.7 小结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胃脘痛舌象分析

3.1.1 舌色分析

3.1.2 苔色分析

3.1.3 苔质分析

3.1.4 舌形分析

3.1.5 舌态分析

3.1.6 胃脘痛与舌象关系的现代研究

3.1.7 小结

3.2 胃脘痛脉象分析

3.3 胃脘痛证型分析

3.3.1 明清时代胃脘痛证型分析

3.3.2 现代中医对胃脘痛证型的研究

3.4 关联分析

3.5 讨论

3.5.1 明清时代脾胃病学的发展

3.5.2 明清医家对胃脘痛的发展贡献

3.6 不足与展望

3.6.1 存在不足

3.6.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中医治疗胃脘痛有其明显优势,然而在辨证论治上缺乏规范性,为了更好的了解胃脘痛的学术发展,对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胃脘痛的医案记载进行数据挖掘总结,整理分析该时期胃脘痛的舌脉、证型及其关系,为现代医家治疗胃脘痛准确辨证提供参考与借鉴。
  方法:
  以《中华医典》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平台,收录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胃脘痛的医案,收集医案中舌脉资料、方药,并对舌脉及其方药之间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舌色、舌质、舌苔、舌态以及舌象与脉象、舌象与证型、脉象与证型进行频数、关联及聚类分析,并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和统计结果,总结明清时期胃脘痛的舌、脉、证之间的关联,从而探寻明清时期医家胃脘痛辨证的内在规律,以更好实现中医的传承,提高现代医家治疗胃脘痛的诊疗水平。
  结果:
  一、舌象方面:
  1、明清胃脘痛医案中舌色以淡白舌、淡红舌多见,未记载舌色的医案仍较多,占76.63%。
  2、苔色以黄苔、白苔多见。
  3、苔质中以腻苔、润苔、薄苔等相对多见,镜面舌、类剥舌相对较少。
  4、舌形以胖舌、齿痕舌、舌有芒刺多见,这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失调,水湿代谢受阻,故见舌胖大、有齿印;芒刺主热,在明清时期医案中常见,当与其时瘟疫流行、热邪郁于内相关。
  5、明清胃脘痛医案中记录舌态是舌象中最少的一类,说明胃脘痛患者舌态多数大抵正常,仅有3例记载了痿软舌,1例颤动舌,痿软舌提示气血亏虚已极或津伤,颤动舌提示虚损或动风。
  二、脉象方面:
  明清时代胃脘痛患者多以弦脉、滑脉、弦滑、涩脉及细脉为主,说明该病主要与肝、脾、胃等脏器有关;选取医案中25.64%未记载脉象,其比例相较于舌象的记载(未记载比例为40.61%)多,说明历代医家均重视脉诊,脉诊在四诊中占首要地位。
  三、证型方面:
  本研究收集医案中,胃脘痛证型以肝郁脾虚、肝郁气滞、血瘀证比例最高(>10%),其次为寒湿困脾、湿热蕴脾、食积证、脾气虚证(>5%),其余证型较少(<5%),证型的分布特点与现代证型类型相类似。
  四、数据分析相关性方面:
  舌诊在中医四诊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于胃肠病密切相关。本研究中,部分证型与舌象具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1)胃阴虚与裂纹舌、紫舌;(2)胃络瘀阻与黄苔、枯舌;(3)湿热蕴脾与鲜红舌;(4)胃热炽盛与剥苔;(5)阳明经证与燥苔;其他舌象之间、舌脉之间、脉象与证型之间部分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尽管明清医家已认识到舌诊的重要性,也对历代医家重视脉诊忽略其他三诊的做法进行了批判,提倡四诊合参,并在其医案中对舌诊记录有所增加;但是本研究中收集医案未记载舌诊仍较多,且多数记录不全面,可能与医家只记录有诊断意义的舌象有关,且医家对舌象的重视源于温病的发展,在温病医案中记录较多,因此导致胃脘痛医案中舌象记录相对较少。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胃脘痛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源流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古代文献针对该病论述,当代中医治疗该病的现状及现代医学对胃脘痛的研究进展,使历代对胃脘痛的认识,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本研究重点点阐述了明清时期舌象、脉象、证型三者的特点及三者的关系。从特点而言,可见明清医家对于舌脉证型的认识,以及当时的病人特点;就关系而言,特别是舌象与证型、脉象与证型的关系,通过统计学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辨证论治的支持更加充分。在临床上通过观察舌脉指导我们更加准确辩证。且为下一步舌象脉象与临床用药研究结合起来,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