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定序贯八法”核心症状与T2DM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6h】

“动定序贯八法”核心症状与T2DM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

1.1.1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总数急剧增加

1.1.2 2型糖尿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1.2 2型糖尿病理化指标与中医概念相关性研究

1.2.1 2型糖尿病理化指标与中医症状相关

1.2.2 2型糖尿病理化指标与中医证素相关

1.2.3 2型糖尿病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

1.3 “动定序贯八法”思维介绍

1.3.1 “动一定序贯八法”概念介绍

1.3.2 “动一定序贯八法”对糖尿病的认识

1.3.3 “动一定序贯八法”的核心症状

1.3.4 采用项目反应理论(IRT)与结构方程模型理论(SEM)对“动一定序贯八法”所提出的糖尿病证型进行核心症状的提取

第二章 临床研究部分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及步骤

2.2.1 数据准备

2.2.2 数据的管理及分析

2.2.3 研究质量控制

2.3 研究结果

2.3.1 临床病例的一般情况

2.3.2 年龄组成

2.3.3 病程

2.3.4 并发症情况

2.3.5 合并症情况

2.3.6 体重指数(BMI)

2.3.7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2.3.8 症状、体征出现的频次和频率

2.3.9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核心症状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第三章 结果讨论

3.1 患者一般情况

3.2 症状、体征特点分析

3.2.1 无典型的“三多一少”

3.2.2 心理症状突出

3.2.3 超重或肥胖患者突出

3.3 证型相关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随着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率的日益增长对人们健康生活危害的日益严重,如何早期防治2型糖尿病的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中医药在2型糖尿病的慢性防治中有效果肯定、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得到学者的肯定。导师范冠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研究及诊治,具有丰富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动定序贯八法”,提出:核心症状—核心病机—药串的思维方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人在跟随导师出诊过程中发现,核心症状的改变往往与理化指标变化紧密相关,可能提示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动-定序贯八法”的核心症状是否与理化指标存在相关性。以期能够从临床数据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得出关于中医症状的具有临床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结论。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前瞻性研究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所采集的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广东省中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207例,要求纳入患者填写《“动一定序贯八法”症状量化调查表》,并记录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等常见理化指标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核心症状量化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与BMI异常相关性较强的证型为:肾虚证、肺胃燥热、湿热内蕴、血脉瘀阻;
  (2)与FPG异常相关性较强的证型为:肾虚证、气阴两虚、肝气郁结、肺胃燥热、心神失养、湿热内蕴;
  (3)与2hPG异常相关性较强的证型为:肾虚证、气阴两虚、肝气郁结、肺胃燥热;
  (4)与HbA1C异常相关性较强的证型为:肝气郁结、肺胃燥热、湿热内蕴、血脉瘀阻;
  (5)与0h C肽异常相关性较强的证型为:肾虚证、气阴两虚、肝气郁结、湿热内蕴;
  (6)与LDL-C异常相关性较强的证型为:肾虚证、肺胃燥热、血脉瘀阻;
  (7) ALT、AST、TG、HDL-C、Cr与核心症状量化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
  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一些理化指标与中医核心症状存在相关性,症状的改善提示患者相关指标的好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或预测患者的病情;中医症状,特别是核心症状的改善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结合能更综合的了解患者治疗效果,可以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