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GR小鼠追赶生长时期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研究
【6h】

PGR小鼠追赶生长时期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FGR与成人疾病胎儿起源的“程序化”现象

1.1.2 胰岛素抵抗是成人疾病胎儿起源的的中心环节

1.1.3 印迹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在FGR“程序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2 本课题组进行的相关性研究成果

1.3 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动物饲料

2.1.3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建立KM雌性FGR仔鼠动物模型

2.2.2 建立KM雌性FGR仔鼠追赶生长动物模型及实验具体分组

2.2.3 动物实验观察及标本留取

2.2.4 检测的内容及方法

2.2.5 统计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正常饮食组与低蛋白饮食组仔鼠出生体重的比较

2.3.2 正常仔鼠与FGR仔鼠的生长发育曲线

2.3.3 第12周龄各组小鼠体重、身长、体重指数(PI)的比较

2.3.4 第12周龄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

2.3.5 第12周龄各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醑(TG)、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指数比较

2.3.6 第12周龄各组小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指数的比较

2.3.7 各组小鼠阴道开口时间、动情周期开始时间及个数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动物模型的选择

3.2 胎儿生长受限对小鼠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二甲双胍对FGR小鼠追赶生长时期体重、身长、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脂联素的干预作用

3.4 二甲双胍对FGR小鼠追赶生长时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干预作用

3.5 二甲双胍对FBR小鼠追赶生长时期促卵泡生成素、抗苗勒管激素、阴道开口时间、动情周期开始时间及个数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宫内“程序化”改变会导致成年期代谢性及生殖内分泌疾病,出生后的“追赶生长”现象将扩大宫内“程序化”损害的效应,而胰岛素抵抗(IR)是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程序化”过程的病理生理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MF)对FGR小鼠追赶生长时期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为今后临床开展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方法:
  1、采用孕期低蛋白饮食法(LP)建立FGR小鼠动物模型。断乳后通过高脂饮食(HF)、二甲双胍建立FGR仔鼠追赶生长模型及二甲双胍干预模型。于仔鼠6周龄开始每组取6只观察阴道开口时间及动情周期变化。于仔鼠12周龄测其体重、身长,并计算体重指数(PI),采血取血清进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组间则采用LSD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组间则采用近似F检验Welch法,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T3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孕期低蛋白饮食法建立FGR小鼠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的成功率,低蛋白饮食组仔鼠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正常饮食组(P<0.01)。
  2、FGR仔鼠出生后的生长速度快于正常仔鼠,两组仔鼠4周时平均体重已无明显差异(P>0.05),到8周时FGR组仔鼠的平均体重已经超过对照组平均水平(P<0.05)。
  3、第12周龄各组小鼠体重、身长、体重指数的比较:FGR+SF+NS组的体重、PI指数明显高于NC+SF+NS组(P<0.05),而身长低于NC+SF+NS组(P<0.05),断乳后的HF因素扩大了两组之间的差异,MF因素通过降低FGR仔鼠追赶生长时期的体重,从而降低体重指数。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脂饮食(HF)因素、二甲双胍(MF)因素对体重有影响(均P<0.01);HF因素与MF因素,FGR因素与MF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 HF因素与FGR因素,HF、MF、FGR三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HF因素、FGR因素对身长有影响(均P<0.01); HF因素与FGR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HF因素、MF因素、FGR因素对PI有影响(均P<0.01); HF因素与MF因素、FGR因素与MF因素、HF因素与FGR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 HF、MF、FGR三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
  4、第12周龄各组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FGR+SF+NS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NC+SF+NS组(P<0.05),而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NC+SF+NS组(P<0.05),断乳后的HF因素扩大了两组之间的差异,MF因素通过降低FGR仔鼠追赶生长时期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从而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F因素、MF因素、FGR因素对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影响(均P<0.01)。HF因素与MF因素,FGR因素与MF因素,HF因素与FGR因素在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方面存在交互作用(P<0.01); HF因素与MF因素、FGR因素与MF因素在小鼠空腹胰岛素方面存在交互作用(P<0.01)。
  5、第12周龄各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脂联素指数比较:FGR+SF+NS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明显高于NC+SF+NS组(P<0.05),而脂联素低于NC+SF+NS组(P<0.05),断乳后的HF因素扩大了两组之间的差异,MF因素通过降低FGR仔鼠追赶生长时期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提高血清脂联素,从而降低FGR仔鼠追赶时期的体脂水平。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F因素、FGR因素、MF因素对小鼠血清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脂联素指数均有影响(均P<0.01)。HF因素与FGR因素在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脂联素方面存在交互作用(P<0.01)。
  6、第12周龄各组小鼠促卵泡生成素、抗苗勒管激素指数比较:FGR+SF+NS组的促卵泡生成素明显高于NC+SF+NS组(P<0.05),而抗苗勒管激素低于NC+SF+NS组(P<0.05),断乳后的HF因素扩大了两组之间的差异,MF因素通过降低FGR仔鼠追赶生长时期的促卵泡生成素,提高抗苗勒管激素,从而提高卵巢的储备功能。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GR因素对小鼠促卵泡生成素、抗苗勒管激素方面均有影响(均P<0.01)。HF因素、FGR因素、MF因素在促卵泡生成素、抗苗勒管激素方面存在交互作用(P<0.01)。
  7、各组小鼠阴道开口时间、动情周期开始时间及个数比较:FGR+SF+NS组的阴道开口时间、动情周期开始时间明显晚于NC+SF+NS组(P<0.05),而动情个数少于NC+SF+NS组(P<0.05),断乳后的HF因素推迟了FGR仔鼠追赶生长时期动情周期开始的时间,减少了动情周期个数, MF因素通过改善FGR仔鼠追赶生长时期动情周期开始的时间,从而增加动情周期个数。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F因素、FGR因素对阴道开口时间有影响(均P<0.01),MF因素对阴道开口时间有影响(均P<0.05);HF因素与MF因素,FGR因素与MF因素,HF因素与FGR因素,HF、FGR、MF三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HF因素、MF因素、FGR因素对小鼠动情周期开始时间均有影响(均P<0.01); HF因素与MF因素,FGR因素与MF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HF因素、FGR因素、MF因素三者存在交互作用(P<0.05)。HF因素、MF因素、FGR因素对小鼠动情周期数均有影响(均P<0.01),FGR因素与MF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
  结论:
  1、通过孕期低蛋白饮食法可成功建立FGR小鼠模型,FGR仔鼠在出生后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会出现追赶生长的现象。
  2、FGR小鼠在成年后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现象,表现为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清血脂增高、青春期延迟、卵巢功能降低、稀发排卵等,断乳后的高脂饮食加重了FGR小鼠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扩大宫内“程序化”损害的效应。
  3、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提高葡萄糖运转能力,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FGR追赶生长小鼠性成熟期糖脂代谢及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发生,为今后临床开展FGR追赶生长时期胰岛素抵抗的早期干预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