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巨刺法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巨刺法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一、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一、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病例脱落、剔除情况

二、基线可比性判定

三、临床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巨剌法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一、巨刺法的来源

二、巨刺法和缪刺法的辨析

三、巨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基础

四、巨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报道

第二节 针刺选穴依据

第三节 电针治疗的相关理论与主治疾病

第四节 临床疗效分析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巨刺法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选择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配合电针疗法,主穴选取颈夹脊穴、大椎、风池、完骨、天柱、大杼,配穴选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阿是穴。主穴选双侧穴位加大椎穴,配穴选健侧,针刺得气后连接鑫升牌G6805-Ⅰ型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电针频率4/2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后出针;对照组采取常规针法配合电针疗法,选穴方面主穴同治疗组,配穴选患侧。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周2个疗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调查问卷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即2周、治疗2个疗程即4周后对纳入病例进行评分,记录得分,评价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等。
  成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大小和治疗前各个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线一致,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2周)、2个疗程(4周)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得分均有不等程度的改善,同治疗前比较各量表在治疗1个疗程(2周)、2个疗程(4周)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3.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及功能障碍指数问卷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2周)、2个疗程(4周)后田中靖久症状体征量表积分及功能障碍指数问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量表在治疗2个疗程(4周)后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体症状、体征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等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治疗1个疗程(2周)、2个疗程(4周)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2个疗程(4周)后该量表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缓解患者自觉疼痛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巨刺法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理想,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加电针组,且安全性高,可考虑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