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KD4期中医本虚证型特征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6h】

CKD4期中医本虚证型特征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学对CKD4期的研究进展

一、CKD4期的诊断

二、发病机制

三、慢性肾病的治疗

四、慢性肾脏病相关实验室指标研究

第二节 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慢性肾脏病辨证分型的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CKD4期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观察指标

六、统计分析

第二节 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CKD4期患者的证候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脾肾气虚证、脾肾气阴两虚证为CKD4期的主要证型

二、脾肾二脏亏虚是“慢性肾脏病4期”中医的基本病机

三、脾肾气虚证与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证候诊断的相关参考指标需待进一步研究

四、血尿酸升高可能是CKD4期患者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特征

五、总胆固醇、ACR升高可能为CKD4期患者非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证证候诊断的相关参考指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试图探讨CKD4期的中医本虚证证型的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主要的证型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以期能够为CKD4期中医证候诊断进一步的标准化以及中医药临床治疗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助于发挥中医药在推迟、预防治疗终末期肾病期中的优势,相对减轻患者与社会的负担。
  方法:
  本文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一共收集123例患者中医症状、证候以及和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等相关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CKD4期中医本虚证型的分布特征,分析主要证型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其中,主要的观察及分析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中肌酐、尿素、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值(ACR)。
  结果:
  在收集的123例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中,具有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特征的共有44例(34.38%),诊断为脾肾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共有34例(27.64%),脾肾阳虚者19例、肝肾阴虚者18例、脾肾阴阳两虚者7例、湿热证者1例。统计学分析提示在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中脾肾气虚证和脾肾气阴两虚证二者的实验室测量值分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证组与非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证组中患者的血尿酸值均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1),且前组尿酸水平高于后组(P<0.05,D>0);血总胆固醇指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后组(P<0.05,D<0);ACR指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组ACR低于后组(P<0.05,D<0)。在分析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组与非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组患者的LDL-C、肌酐、尿素、甘油三酯、24小时尿蛋白均数时,发现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收集的123例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中,脾肾气虚证、脾肾气阴两虚证为中医本虚证的主要证型,脾肾二脏的亏虚是为CKD4期的基本病机。在脾肾气虚证和脾肾气阴两虚证两个证型之间,本次研究中尚没有发现此二证与主要观察的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统计分析,在客观指标无法提示证候分布特征的情况下,中医的辨证论治在区分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脾肾气虚证和脾肾气阴两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中更为重要。在CKD4期中,四诊合参,可以将明显升高的尿酸值视为CKD4期患者诊断脾肾气虚证、脾肾气阴两虚证的相关参考指标。ACR及总胆固醇的明显升高可以视为诊断CKD4期患者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的相关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