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6h】

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2 耳垂冠状沟的研究

1.3 耳垂冠状沟形成的机理研究

1.4 前期研究

1.5 耳垂分型

1.6 心与耳在中医理论的联系

1.7 冠心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对象

2.1.1 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仪器

2.2 研究的具体步骤

2.3 相关指标观察

2.4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3.3 耳垂冠状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3.4 耳垂冠状沟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冠心病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

3.6 分析不同年龄中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3.7 不同耳垂类型的耳垂冠状沟图谱

3.8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耳垂冠状沟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耳垂冠状沟又称Frank征,是1973年由美国法医Frank首次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报告其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性的一个体征,继Frank之后又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甚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少数学者研究认为此体征仅预示着衰老与肥胖。耳垂冠状沟是一个简单易见的体征,易观察、零费用是它的优点,基于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理论,开展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耳垂冠状沟信息,包括拍摄耳垂冠状沟的形态,测量耳垂冠状沟的长度、深度、角度、耳垂分型,收集患者的证候信息学、实验室指标、冠脉造影结果等构成客观指标,研究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224人,其中冠心病组149人(包括心绞痛组84人,急性心肌梗死组65人),非冠心病组75人,经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的耳垂冠状沟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耳垂冠状沟是冠心病预测因素,优势比(OR)为2.464,表明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在冠心病组中分为耳垂冠状沟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在AHA积分、Gensini积分、是否为三支血管病变中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耳垂冠状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关(P>0.05);耳垂冠状沟阳性组在年龄方面明显大于阴性组,与年龄成正相关(P<0.05);在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中出现耳垂冠状沟对冠心病预测值更大(P<0.05)。在不同类型的耳垂中耳垂冠状沟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收集了82位心绞痛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包括气滞血瘀证9人(11%)、痰瘀阻络证28人(33%)、气虚血瘀证18人(22%)、心肾阴虚证23人(27%)、阳气虚衰证6人(7%),分布比为痰瘀阻络证>心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阳气虚衰证。耳垂冠状沟组中医证型分布为:痰瘀阻络证(16人)>心肾阴虚证(15人)>气虚血瘀证(5人)=气滞血瘀证(5人)>心阳虚衰证(3人)。
  结论:
  经本研究发现,1.耳垂冠状沟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优势比(OR)为2.464;耳垂冠状沟出现在65岁以下的人群中时预测冠心病的几率更大;2.耳垂冠状沟与年龄成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耳垂冠状沟阳性率增加,可能是生物学衰老体征;3.耳垂冠状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关,不能说明有耳垂冠状沟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重;4.在不同类型的耳垂中耳垂冠状沟阳性率无明显差异。5.在心肾阴虚组和痰瘀阻络组中耳垂冠状沟阳性率较高,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的有一定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