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亚硝酸盐还原酶酶学特性的优势菌除Cr(Ⅵ)机理研究
【6h】

基于亚硝酸盐还原酶酶学特性的优势菌除Cr(Ⅵ)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课题来源

摘要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铬污染及其治理

1.2.1 铬的危害

1.2.2 铬污染

1.2.3 铬污染的治理方法

1.3 细菌修复技术的研究

1.3.1 除铬(Ⅵ)的菌株

1.3.2 细菌除铬(Ⅵ)的机制

1.4 还原酶与重金属去除过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4.1 酶在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铬(Ⅵ)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1.4.3 亚硝酸盐还原酶除铬(Ⅵ)的研究进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菌株各组分对铬(Ⅵ)去除能力的试验

2.1 试验材料

2.1.1 菌株的来源和特征

2.1.2 培养基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试验药品

2.2.2 试验仪器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试验方法

2.3.1 菌悬液的上清液与沉淀物去除铬(Ⅵ)的试验

2.3.2 原生质球与裂解原生质球去除铬(Ⅵ)的试验

2.3.3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菌悬液的上清液与沉淀物去除铬(Ⅵ)的试验

2.4.2 原生质球与裂解原生质球去除铬(Ⅵ)的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制备及其性质

3.1 试验材料

3.1.1 菌悬液

3.1.2 培养基

3.2 试验试剂和仪器

3.2.1 试验试剂

3.2.2 试验仪器

3.2.3 主要溶液

3.3 试验方法

3.3.1 亚硝酸盐还原酶产酶条件筛选

3.3.2 亚硝酸盐还原酶粗酶液的制备

3.3.3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测定

3.3.4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温度对菌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3.4.2 pH值对菌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3.4.3 铬(Ⅵ)诱导对菌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3.4.4 磁场强度对菌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3.4.5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硝酸盐还原酶与铬(Ⅵ)去除相关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亚硝酸盐还原酶对铬(Ⅵ)的去除试验

4.2.2 裂解原生质球对铬(Ⅵ)的去除试验

4.2.3 菌悬液对铬(Ⅵ)的去除试验

4.2.4 菌悬液中加入亚硝酸盐还原酶后对铬(Ⅵ)的去除试验

4.2.5 磁场强度对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4.2.6 酶活力对铬(Ⅵ)的去除率的影响

4.2.7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除铬(Ⅵ)能力

4.3.2 亚硝酸盐还原酶与裂解原生质球对铬(Ⅵ)的去除试验结果

4.3.3 磁场对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4.3.4 酶活力对亚硝酸盐还原酶除铬(Ⅵ)能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微生物除铬(Ⅵ)的机理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目前有很多研究认为细菌之所以能够有效的除铬(Ⅵ)主要是通过酶促反应实现的,普遍认为亚硫酸盐还原酶在微生物除铬(Ⅵ)过程中占有主要地位。而亚硫酸盐还原酶多具有亚硝酸还原活性,且除铬菌多具有亚硝酸盐还原酶,而关于亚硝酸盐还原酶的除铬(Ⅵ)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以前期筛选得到的一株除铬优势菌Bacillus sp.为例,从亚硝酸盐还原酶角度研究了优势菌的除铬(Ⅵ)机理。
   首先,研究了优势菌各组分对铬(Ⅵ)的去除效果。发现菌悬液离心后的上清液、菌悬液离心后的沉淀物、原生质球和裂解的原生质球这四个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除铬(Ⅵ)能力。结果表明上清液的除铬(Ⅵ)率要高于沉淀物;原生质球对铬(Ⅵ)的去除率高于裂解的原生质球。
   其次,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和超声破碎的方法制备亚硝酸盐还原酶粗酶液,采用改良的格利斯染色法比较了不同培养温度、pH值、铬(Ⅵ)诱导浓度及磁场强度对优势菌产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影响,获得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为37℃,pH为6.5,铬(Ⅵ)诱导浓度为80 mg/L,外加15 mT磁场,酶活力达到30 U/mL;其中,随着铬(Ⅵ)诱导浓度的增加,酶的活力先是逐渐增强后降低,当铬(Ⅵ)诱导浓度分别为40和80 mg/L时,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分别提高了4.5%和13.64%,可见,铬(Ⅵ)能诱导产酶。当铬(Ⅵ)诱导浓度为120 mg/L时,亚硝酸盐还原酶仍能维持90%的酶活力,当铬(Ⅵ)诱导浓度在160 mg/L-200 mg/L时,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了70.5%。
   最后,通过比较加入亚硝酸盐还原酶的菌悬液和未加亚硝酸盐还原酶的菌悬液的除铬(Ⅵ)率以及亚硝酸盐还原酶和裂解的原生质球的除铬(Ⅵ)率,研究了亚硝酸盐还原酶与除铬优势菌去除铬(Ⅵ)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铬(Ⅵ)浓度低于100 mg/L时,亚硝酸盐还原酶对除铬(Ⅵ)的贡献率为10%以上,其中,当铬(Ⅵ)浓度为60 mg/L时,在亚硝酸盐还原酶与菌悬液的共同作用下,铬(Ⅵ)的去除率可达到了52.8%;在体系初始铬(Ⅵ)浓度为80 mg/L,亚硝酸盐还原酶粗酶液对铬(Ⅵ)的去除率为30%。而在铬(Ⅵ)浓度高于120 mg/L时,菌悬液中加入与未加入亚硝酸盐还原酶对铬(Ⅵ)的去除能力几乎没有影响,亚硝酸盐还原酶与裂解原生质球的除铬(Ⅵ)能力也几乎没有差别。且外加磁场能够提高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并确定铬(Ⅵ)的去除率与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呈正相关。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存在是除铬优势菌Bacillus sp.除铬(Ⅵ)的机理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