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化学教学中酸度AG代替pH的研究
【6h】

中学化学教学中酸度AG代替pH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rtact

1 研究目的

2 pH的概念及其发展

2.1 pH的概念及其标度

2.2 pH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3 不同温度压力下纯水的pH值

2.4 非纯溶剂的pH值

2.5 用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不足

3 酸度AG的概念及其应用研究

3.1 酸度的概念

3.2 酸度AG的概念

3.3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度AG的关系

3.4 酸度—AG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3.5 不同温度下压力下纯水的AG值

3.6 非水纯溶剂中的AG值

3.7 用酸度AG表示溶液酸度碱性大小的优势

4 酸度AG的测定

4.1 酸碱指示剂法

4.2 试纸法

4.3 酸度计法

4.4 pH与AG换算公式

4.5 pH与AG换算表

5 中学化学教学中酸度AG代替pH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的意义

5.2 研究方案

5.3 研究过程

5.4 轮组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教学访谈实录

5.6 西峰六中高一(3)班学生进行“溶液酸碱性表示方法研究”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和总结

6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7 附录 酸度AG代替pH教学实验研究过程中编写的学习材料、教学设计和达标测评题

附录一 高中二年级关于“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度.AG”学习材料

附录二 初中三年级关于“.AG一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学习材料

附录三 初中三年级“pH-一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附录四 初中三年级“酸度AG一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附录五 高中二年级“溶液的酸碱性和酸度AG”教学设计

附录六 高中二年级“溶液的酸碱性和pH”教学设计

附录七 初中三年级“AG一酸碱度的表示方法”达标测评题

附录八 初中三年级“pH一酸碱度的表示方法”达标测评题

附录九 高中二年级“溶液的酸碱性和酸度AG”达标测评题

附录十 高中二年级“溶液的酸碱性和酸度pH”达标测评题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1999年荷兰科学家HenkVonLubeak提出的酸度AG的基础上,对酸度AG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系统探讨,推导出了有关酸度AG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酸度AG的测定方法。同时全面总结了pH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发现用pH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酸碱性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并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中学化学(初三、高二)教学中采用轮组法进行了酸度AG代替pH教学实验和在高一化学中开展了“溶液酸碱性表示方法研究”的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表明,用酸度AG代替pH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酸碱性具有pH的一切优势,克服了pH带来的所有不足,用酸度AG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酸碱性大小,符合人们认知逻辑,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还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因此,建议今后在化学学科及其教学中用酸度AG代替pH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酸碱性。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用酸度AG代替pH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