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减灾活动中的文化现象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中心
【6h】

清代减灾活动中的文化现象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引论:清代减灾文化的学术史及问题的提出

一、灾荒、减灾及相关概念界说

二、清代减灾文化的研究进展

三、本文选题的目标、意义

第二章、清代西北地区的减灾思想及其评价

一、清代西北官绅的减灾思想

二、清代西北民众的减灾观念及灾因认识

三、清代西北的减灾思想评价

第三章、清代西北地区荒政之探讨

一、救荒的基本程序

二、救荒措施及具体操作

三、御灾备灾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章、清代西北地区减灾活动中的信仰、礼俗与行为文化

一、与减灾活动相关的官方礼仪

二、减灾活动中的民间信仰与习俗

三、官方礼仪与民间禳灾信仰习俗的功能分析

四、地方自救、义赈的出现与原因探析

第五章、清代减灾活动中的文化现象之功能探讨

一、满足需要功能

二、规范、整合功能

三、凝聚、调适功能

四、社会控制功能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所进行的减灾文化研究,则以西北地区为主要着眼点,而以1810年嘉庆朝西北大旱为重点考察对象,并围绕灾害防治对荒政的程序、措施、社会保障体系做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清代荒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变动,使其更适合于当地社会救灾活动的开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实践了当地官绅的减灾思想,与此相密切联系的信仰、习俗、行为文化体现了该地区所特有的内容,陕西地区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