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爱情诗略论
【6h】

唐代爱情诗略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结论

第一章"芙蓉塘外有经雷"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新的初唐爱情诗

第二章"万紫千红总是春"--青春昂扬的盛唐爱情诗

第三章"一夜芙蓉红泪多"内容俗化中唐爱情诗

第四章"春窗一觉风流梦"--格调艳化的晚唐爱情诗

结语

参考文献与征引耳目

后记

展开▼

摘要

爱情是文学表现的永恒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自《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大胆抒写之后,历代诗歌中的爱情诗,佳篇叠现,层出不穷。唐代爱情诗在吸收前代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呈现出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历时三百余年的大唐王朝,走过了它的发展、壮大、顶峰与衰落的阶段。这一历史发展的轨迹,清晰地展现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同样也反映在爱情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诗人通过爱情这一最动人心弦的方式的歌唱,弹出了这个时代的强音与弱调。研究界将唐代历史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本文即以此四个阶段为界,分别论述了爱情诗在这四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与不同特点。
   本文分为四章,分别探讨了爱情诗在唐代四个时期的艺术成就。总的来看,初唐爱情诗沿袭了齐、梁艳情诗的风格,仍以华美的形式与技巧取胜,惟一新的特点即爱的真情实感的崭露头角,但艺术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是代答诗,另外在有关都城生活等题材的作品中对爱情的追求有所流露。盛唐爱情诗不再以华丽的辞藻取胜,而是以强烈的感情见长。该期爱情诗呈现万紫千红的局面,有爱恋诗、闺怨诗、宫怨诗、寄内诗。不论哪一类,形式上已跳出宫体艳情诗“酥软”的窠臼,炼就了昂扬的“战斗筋骨”。中唐时期,爱情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俗化”,即表现民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最突出的是对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故事的“钟情”。还值得注意的是诗歌中歌伎形象大量出现。晚唐爱情诗的主要特征是从形式上向齐、梁宫体诗靠拢,表现为艳情诗的大量写作成为一种美学风尚。
   总之,唐代爱情诗的主要精神是积极乐观、感情充沛的。各个时期因不同的历史背景而呈现独特风采。全文贯穿历史发展线索,通过个案分析,采用历史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把握唐代爱情诗的发展状况及呈现特点。

著录项

  • 作者

    王艳艳;

  •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晓蔼;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唐代爱情诗; 古代诗歌; 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