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
【6h】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3 研究框架

4 系列实验

5 总讨论

6 研究的总结论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中表现出的过度自信与不自信现象。研究者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造成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究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对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的作用机理以及内在心理机制。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并证明了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现象的存在,并提出了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研究者们一直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索,相继提出了自我提升理论、权重差异理论和信息差异理论。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三个系列实验,探讨了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现象的原因以及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实验一通过操纵生活事件的类型以及事件的可观测性来考察不同的任务类型与信息清晰度对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的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考察社会比较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竞争中的比较偏差,通过操纵竞争双方的实力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清晰度来考察不同的任务类型与信息清晰度对竞争中认知偏差的影响,以及探讨认知偏差对决策者决策意图的影响。实验三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之上,通过操纵常识问题测验的难度以及个体判断的时间来进一步探究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认知偏差对决策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如下:
   (1)在社会比较中,面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认知偏差;
   (2)在社会比较中,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信息清晰度共同影响认知偏差,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3)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会影响个体的决策意图和决策行为;
   (4)当任务的难度低于个体的预期时,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自己要优于其他人;
   (5)当任务的难度高于个体的预期时,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自己要差于其他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