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论媒介变迁与文学演进
【6h】

浅论媒介变迁与文学演进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与文学相关的媒介分期

第一节 口语媒介

第二节 文字媒介

第三节 印刷媒介

第四节 电子媒介

第二章 媒介影响下的文学分期

第一节 口传文学

第二节 书面文学

第三节 电子文学

第三章 媒介影响下的昔日文学

第一节 媒介成就文学的发轫

第二节 媒介繁荣文学的盛景

第四章 媒介影响下的今日文学

第一节 媒介增员带来的文学新气象

第二节 媒介狂欢引领的文学新方向

第五章 媒介影响下的明日文学

第一节 媒介语境下明日文学的坚守

第二节 媒介语境下明日文学的迁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媒介只是信息传输的渠道或工具,对文学的创作与接受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学者们在探究文学演进史的过程中也更多地考虑了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诸方面的因素,诚然,上述因素都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媒介对文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在媒介由口耳相传、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的演进过程中,文学相应地经历了口传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等的演变。其次,在媒介种类逐渐丰富的过程中,文化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文学也由精英的掌控实现了向大众的普及。再次,不同媒介的固有特性给文学的发展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且对文学的修辞效果产生了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最后,古代文学是在古代媒介的基础上发展的,而现代媒介的产生改变了古代文学的生存基础,从而也改变了文学发展的命运,并将文学带入了新的场域。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的日益兴盛,文学研究者们逐渐开始从媒介的传播角度审视文学,他们发现媒介与文学自古至今就联系紧密,媒介不只是文学的外在物质传输渠道,还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媒介既实现了文学意义的信息传输,也促成了文学构成的根本转变。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对文学影响日增,它不但令文学家族再添新丁,有了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的成员。还将文学拉下圣殿,使文学消费变的和吃饭穿衣一样稀松平常,日益泛化。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如是,须臾离不开媒介的文学,为了适应人类感觉器官的持续延伸即新的媒介形式,一直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形态。在文学的未来发展历程中,这种趋势会继续得到延续。
  文章受这一思想影响成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为了论述方便,第一章探讨了与文学相关的媒介分期,将传播学中媒介的分期引入文学之中,从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四个方面将文学传播的载体一一纳入并阐述理由。第二章则从媒介的角度将文学划分为口传文学、书面文学、电子文学三个阶段,按照文学的产生时间与载体性质将文学进行了大致划分。并对每个阶段文学的基本属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概括归总。从第三章到第五章,文章分别讨论了文学在昔日、今日和明日的发展情况。其中第三章讨论昔日文学,阐述了在文学媒介并不丰富的年代,文学因为受限于媒介的不发达而传播有限,始终被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中,甚至因为文学被垄断而紧密地和政治结合在一起,文学以政治为依附,政治以文学为工具。而后随着媒介变的日渐丰富、方便携带,文学开始走下圣殿,受众日益丰富,普及相应提高。第四章讨论了今日文学。分析了现代印刷术传入中国使文学传播的主要手段由文言变为白话,由古奥典雅走向浅近通俗。而后依次探讨了广播、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不断问世后,文学形式变的更为多样丰富,且依靠传播的力量,文学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五章讨论明日文学。在分析了昔日文学和今日文学的基础上,这一章节对文学今后的发展趋向做了大胆的预测,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探讨了未来媒介社会中,语言为图像挤压,虚拟现实被图像真实代替,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电子媒介面前变得一览无余时,文学重新塑造下的变化与坚守。
  总之,作者力图通过重新梳理媒介迁变在文学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引起更广泛的学界关注,从而对文学的研究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