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谈刘庆和水墨人物画的时代性
【6h】

浅谈刘庆和水墨人物画的时代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刘庆和简介

1.1 刘庆和的学习、成长经历

1.2 刘庆和艺术理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2 刘庆和创作的几度跨越

2.1 1987年本科毕业创作组画《凝固的墙》

2.2 90年代初刘庆和的绘画作品

2.3 90年代末刘庆和都市上空系列作品

2.4 2000年—2006年期间作品特点

2.5 07年隔岸系列作品

2.6 08年宝贝系列作品

2.7 09年创作写生作品

2.8 2010年苏州计划“浮现”作品

3 线的叙说

3.1当代语境下解读刘庆和的线艺术

3.2 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中国绘画中的线处理

4 笔墨趣味

4.1 刘庆和的笔墨趣味

4.2 当代语境下构建起属于自身的笔墨趣味体系

5 创作来自内心深处的最朴素遐想

5.1 刘庆和关于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5.2 多元化态势下寻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来,虽然以装置、行为、雕塑等为形态的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日益红火,但是中国画却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所以中国画与当代的关系、如何进入当代、水墨与材料的关系,水墨如何与空间结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艺术家和批评家。刘庆和是90年代以来进行都市水墨创作,不断进行水墨实验探索的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关注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常以一种与现实若即若离的态度作在场的悠游,他用敏感的内心去记录所关注的每一细节,把快节奏、高压力、发展不平衡所带给都市人的焦虑、困扰、欲望等渗透在他的水墨作品之中。刘庆和跳出了传统水墨画技法语言的束缚,构建出属于他自己的艺术语汇体系,从1991年《细雨》到2010年“浮现”苏州计划展,他从不满足每个时期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从不固守已拥有的经验,总是在熟悉的状态中去寻找陌生的感受,不断地谋求艺术上的新跨越,这种跨越包括对水墨语言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对艺术观念的逐步蜕变与延伸。论文以刘庆和二十年来艺术创作的几个重大跨越、个性率真的线条魅力、独有的笔墨趣味以及真切朴素的创作理念为主要线索,展开讨论分析了对水墨如何介入当代、画面如何与空间相结合、今天的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绘画中线的表达、当代语境下如何构建起属于自我的笔墨趣味体系以及艺术创作中如何寻求与自我内心接轨等问题的思考。刘庆和的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水墨为契机的思维、表达方式,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我们所生存的生活乃至文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