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融于生命的思索——关于萌萌的语言问题意识分析
【6h】

融于生命的思索——关于萌萌的语言问题意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序言

一.作为背景

1.语言问题意识

2.苦难与救赎问题

二.文本解读前准备

1.相关问题

2.为什么是本雅明?

三.进入逐段解读

1.逐段解读

2.萌萌的解读方式简要分析

四.相关问题及其他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从萌萌的语言问题入手,重点放在对文本《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纯语言”意向为何?》的细读。首先通过对萌萌的语言问题意识和苦难问题的简要梳理,抓住萌萌问题意识的敏感角度和分析意向,在文本细读中,突出萌萌对语言、苦难问题的关注,以及她就“个人真实性及其限度”问题引申出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交融性问题。 就像萌萌自己说的,“我关注语言问题,更多地不是学术的趣味,而是生存的需要,因为归根结底,人只有靠语言自我造型、绵延,自我显露、遮蔽,在语言中寻求进入语言的可能。” 本文的倾向就在于从对个人的初始经验向语言转化如何可能的问题,到不能平均化、不能被抽象的身体性语言。用倾空自身的倾听,等待一种生成性的语言的降临,而当个人能在既成意义的公共语言的铺陈中断裂而脱离时,个人在内在中即实现了这种可能。而对一种外在苦难的承担能力,承担下来的感受方式,则成为个人进入历史的可能。当存在与价值剥离了,苦难与意义剥离了,存在作为事实,事实成为记忆,“这记忆成为我当下的存在,成为我的、需要我倾听的物性”,这记忆成为在语言界面上的敞开。 而问题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上,犹如“身体性”成为一种真实的不能抽象或平均化的象征,语言可以悬置而还原出身体性语言,情绪可以悬置而还原出身体性情绪,同样,“个人性”作为真实性和限度的界限,更是一个民族应该有的反省身位与眼光。 萌萌与张志扬先生早在多年前就提出“汉语言的能说与应说”问题,而在“当代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的谈话中,萌萌体提出“在西方强势话语、主流话语面前,汉语言作为一种民族语言表达何以可能”的问题。而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的解读,得到的关于多种文化沟通中的身位问题的启示,成为下面将对萌萌的《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纯语言”意向为何?》解读的一个原因。

著录项

  • 作者

    王熙雯;

  •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海南大学;
  • 学科 外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志扬;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德国哲学;
  • 关键词

    本雅明; 德国哲学; 语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