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8株具有生物活性海洋真菌的分类鉴定及其聚酮合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6h】

38株具有生物活性海洋真菌的分类鉴定及其聚酮合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 言

1.1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1.1.1真菌的形态学及其研究技术

1.1.2真菌的分子生物学及其研究技术

1.1.3次生代谢物分析

1.1.4胞壁组分分析

1.2红树林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1.2.1抗肿瘤物质

1.2.2抗菌活性

1.3真菌的聚酮合酶

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和仪器设备

2.1.1培养基

2.1.2菌种来源

2.1.3活性筛选、评价材料

2.1.4仪器和设备

2.2方法

2.2.1复筛方法

2.2.2耐盐度实验

2.2.3真菌菌株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2.2.4核酸序列分析

2.2.5真菌聚酮合酶(PKS)基因的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菌种保藏库中具有活性的红树林真菌复筛结果

3.2复筛中发现具有较好研究前途的两株抗MRSA活性真菌菌株

3.3耐盐度实验

3.4 38株活性海洋真菌典型形态特征及初步归属

3.5 38株活性海洋真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聚类分析

3.5.132株红树林真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聚类分析

3.5.26株非红树林海洋真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聚类分析

3.638株真菌的鉴定结果及特征描述(Kirk et al.,2003;魏景超,1979;齐祖同,1997)1

3.638株真菌的鉴定结果及特征描述(Kirk et al.,2003;魏景超,1979;齐祖同,1997)2

3.738株活性海洋真菌鉴定结果小结

3.8活性海洋真菌的聚酮合酶基因研究结果

4讨 论

4.1红树林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

4.2红树林活性真菌的优势菌属

4.3如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洋真菌鉴定

4.4红树林中的烟曲霉

4.5红树林真菌的研究展望

5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课题组海洋红树林真菌菌种保藏库中的93株初筛有活性的真菌进行了复筛,其中有32株具有活性。实验中利用了传统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对这32株红树林真菌进行了详细的分类鉴定,并做了聚酮合酶基因的初步研究。同时对中国海洋大学5株海洋活性真菌菌株和暨南大学1株海洋活性真菌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 考察了38株真菌在0%、3.3%、6%、10%、15%和20%等6个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这38株菌在零盐度(0%)时和10%高盐情况下均可生长,说明这38株海洋真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可能是适应了海洋环境的兼性海洋真菌。 38株真菌中,菌株092008等35株菌(095618、092003、095245、095609、095623、080136、081232、091701、095615、095102、095882、095006、095007、095627、092310、093503、095407、094301、093102、091104、084243、096005、091402、090209、095806、085241、050994、082331、095827、B-57、ZWM-01、ZWM-02、ZWM-08、97F47)鉴定到种水平,菌株090104、095902、JP-1等3株真菌鉴定到属水平。其中菌株090104菌落形态复杂,呈现多种颜色,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鉴定结果差异大,很可能是一个变种或者新种。 己鉴定的38株真菌归属为7个不同的属和19个不同的种,其中曲霉属中有Aspergillusflavus,Aspergillusfumigatus,Aspergillusoryzae,Aspergilluscandidus等4个种,青霉属中有Penicilliumcommune,Penicilliumexpansum,Penicilliumcamemberti、Penicilliumoxalicum,Penicilliumcaseicolum,Penicilliumcitrinum,Penicilliumdigitatum.Penicilliumfreguentans,Penicilliusmchrysogenum,Penicilliumgriseofulvum等10个种,还有Acremoniumstrictum,Trichodermaviride,Paecilomyces,Myceliasterilia、Wallemiasebi等5个种属。 复筛过程中,发现菌株092008和菌株095618具有很强的抗MRSA活性,活性能稳定遗传,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在这38株活性菌株聚酮合酶基因研究中,仅从菌株095618、菌株092008中,得到聚酮合酶基因的保守序列,在NCBI比对分析后,得出菌株092008中聚酮合酶基因可能与真菌毒素的产生有关,而菌株095618中聚酮合酶基因与AspergillusoryzaeRIB40基因组DNA的部分序列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