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孔子与杜威德育思想异同比较
【6h】

孔子与杜威德育思想异同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三) 本课题研究方法

(四)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孔子与杜威德育目的比较

(一) 孔子的德育目的

1、孔子德育的个体目的:塑造与培养“君子”

2、孔子德育的社会目的:实现社会之“安”

(二) 杜威的德育目的

1、杜威德育的个体目的:培养“良好公民”

2、杜威德育的社会目的:民主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 孔子与杜威德育目的的分析比较

1、共性分析

2、差异性比较

二、孔子与杜威德育内容比较

(一) 孔子以“仁”为核心,与“礼”结合的德育内容

(二) 杜威以“知识、情感、能力”为核心的德育内容

(三) 孔子与杜威德育内容的分析比较

1、共性分析

2、差异性比较

三、孔子与杜威德育方法比较

(一) 孔子德育方法

1、因材施教法

2、启发诱导法

3、志道力行法

4、寓德育于教学

5、克己内省法

(二) 杜威德育方法

1、“从做中学”的教学法

2、间接引导法

3、学科联合法

4、培养反思思维法

(三) 孔子与杜威德育方法分析比较

1、共性分析

2、差异性比较

四、继承与借鉴

(一) 优化德育理念

1、重塑德育首位论

2、坚持以人为本

3、创建“道德即生长”的德育理念

(二) 整合德育内容

1、构建公民责任教育

2、矫正人格教育

(三) 创新德育方法

1、增强德育实践性,使德育回归社会

2、创新学科联合法

3、以理论教育法为主,引入情境教育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进行中西德育思想比较,对我国新时期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孔子是构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奠基者,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一整套以“仁”为核心德育内容,以塑造“仁人君子”最高理想人格为德育目标,以因材施教、寓德育于教学、启发诱导、知行统一为主要德育方法的独具我国古代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奠定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平,维护国家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方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日益明显,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与其德育思想正是西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的代表。杜威在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构建了其以“培养良好公民”为德育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主要德育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学科联合为主要德育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解决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世界其它国家带来诸多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对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取其之长,补我之短,对进一步完善、创新我国当代德育理论,加强新时期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德育的个体目的与社会目的的角度分别对孔子与杜威的德育目的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同比较。第二部分:分别结合孔子与杜威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对二人德育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并进行异同比较。第三部分:在对孔子与杜威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异同比较。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当前德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德育理念、内容、方法三个方面对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智慧进行继承与借鉴,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创新我国德育理论,更好指导德育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