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科著作《愤慨与希望的网络: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运动》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6h】

社科著作《愤慨与希望的网络: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运动》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目录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1. Introduction

2. Task Description

2.1. Source Text Analysis

2.2. Text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3.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Before Translation

3.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3.1.2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sources

3.1.3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3.1.4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s

3.1.5 Translation Plan

3.1.6 Glossary of Terms

3.2 While Translation

3.2.1 Quality Control

3.2.2 Process Description

3.2.3 Detail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3.3 After Translation

3.3.1 Peer Evaluation

3.3.2 Self-Evaluation

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4.2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s

4.2.1 Domestication

4.2.2 Translation Method of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

4.2.3 Translation Method of Translating Long Sentences

4.2.4 Translation Method of Addition

4.2.5 Translation Method of Omission

5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Ⅰ Glossary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excerpt)

AppendixⅢ Target Text (excerpt)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笔者在翻译英文社科著作 Outrage and Hope:Social Movements in the Internet Age前两章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作者曼纽尔·卡斯特在经历、参与、研究过一些网络化社会运动之后,出版了此书。书中描写了社会运动在网络时代发生的革命性转变。翻译此书可以为社会科学等领域提供前沿学术动态,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国际最新动态的平台。在自然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时掌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是很必要的。翻译让更多对此相关领域有兴趣的人获得相应的信息。因此,译者便起到了传递国内外信息的桥梁作用。译者通过翻译此类文本为广大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平台,并随时更新国内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案例分析和总结。引言部分介绍了报告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任务描述主要包括文本性质和委托方要求等;翻译过程主要是译前准备、译中实施和译后反馈等内容;在案例分析这部分中,笔者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以实例对采用的翻译策略(如归化),以及翻译方法(如长句处理法、词类转换、增补法和省译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在结论部分中笔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指出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