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反拨作用的调查研究——以甘肃天水为例
【6h】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反拨作用的调查研究——以甘肃天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List of Abbreviations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Aim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Objectives

1.4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Washback

2.2 Nature of Washback

2.3 Studies on Washback Home and Abroad

2.4 An Overview of the GFT in the NMET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3.1 Alderson and Wall’s Washback Hypotheses

3.2 Hughes“3P”Model of Washback and Bailey’s Basic Model

3.3 Green’s Washback Model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Participants

4.3 Methods

4.4 Procedure

Chapter Five Result and Discussion

5.1 Teachers’ Questionnaire Results

5.2 Students’ Questionnaire Results

5.3 Classroom Observation

5.4 Interviews

Chapter Six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6.1 Major Findings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6.4 Conclusions

参考文献

Appendix 1

Appendix 2

Appendix 3

Appendix 4

Appendix 5

致谢

展开▼

摘要

“反拨作用”通常是指语言测试对教和学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对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较多。在国内,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研究还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专业考试反拨作用的研究上。而研究高考的反拨作用,尤其是高考英语某一题型的反拨作用的研究较少。此外,2014年“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在包括甘肃省在内的全国15个省的高考英语中首次使用。到目前为止,对该题型的反拨作用的研究还没有。基于此,本研究在测试反拨作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一线教师、高中学生等进行调查,了解“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对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语法教学的反拨作用。
  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教师和学生对“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评价如何;该新题型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产生的反拨作用是什么?程度如何;该新题型对高中学生语法学习产生了的反拨作用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市三种类型的学校(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普通高中)的30名一线教师和150名高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访谈。并对调查得出的数据按百分比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是肯定的评价。认为这种考查方式能反映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内容及评价原则,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⑵该题型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也起到了良好的反拨作用。教师的语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等发生了不同程度、且积极的影响;⑶受高考语法填空题的影响,学生语法学习的习惯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关注所学语法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因此,该题型对学生的语法学习也产生了积极的反拨作用。然而,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其消极的反拨作用:由于受篇幅的影响,该题型考查的项目也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其次,该题的设置类型过于固定,容易导致师生总结做题规律,助长“应试”之风,而忽视语法知识的系统掌握。对此,笔者分别从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改进以及高考英语(甘肃卷)“语法填空题”的题型设计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以实现更好的发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积极反拨作用,减少其消极反拨作用。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反拨作用的定义、性质以及国内外对测试反拨作用的相关研究,并就语法填空题型进行了介绍。第三章着重呈现本研究的三个理论基础。第四章阐述了本研究的问题、参与者、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第五章分析了这三种调查方法收集到的所有数据。第六章研究结果和启示,指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就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题型设计提出了改进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