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肃近现代回族建筑研究
【6h】

甘肃近现代回族建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外、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2甘肃近现代回族的形成及文化

2.1 甘肃回族的地理、人文环境及人口分布

2.2 近现代甘肃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2.3 甘肃回族的主要文化思想

3甘肃近现代回族宗教建筑

3.1礼拜殿

3.2宣礼塔

3.3讲经堂

3.4道堂

3.5浴室(宗教建筑之附属建筑)

4甘肃近现代回族民居建筑

4.1 商业建筑

4.2 住宅建筑

5甘肃近现代回族陵墓建筑

5.1拱北建筑群

5.2拱北实例

6当代甘肃回族建筑特色再构建

6.1 影响甘肃回族建筑的主要因素

6.2 回族建筑的发展趋势及特色再构建

致谢

参 考 文 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学术泰斗季羡林教授在说到文化时,有着著名族的论述,他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希腊、罗马开始的西欧文化体系”。而伊斯兰文化来源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Muhammad公元530-632年)于公元610年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Mecca)创立,在与当时的多神教进行争斗中开始发展并逐渐壮大,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迅速传播,进而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尽管它比佛教和基督教创教都晚。伊斯兰教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创造了伊斯兰文化,包括伊斯兰建筑文化。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成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而其中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但以回族人数最多,在全国的分布最广。回族的形成相对于其它民族来说比较特殊,它形成的年代较晚而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它不是由本地土著居民发展而来,而是由外来民族和中国多种民族成分融合而成,其主要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宗教信仰深刻地影响着伊斯兰教群众的全部生产生活,当然也影响着建筑的发展,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西方的建筑技术也传入了中国,使得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及砖石建筑与伊斯兰教建筑相互借鉴学习,最终产生了一个新的建筑文化,即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伊斯兰教建筑文化。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古“丝绸之路”纵贯甘肃全境,是伊斯兰文化最早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回族的一个主要的分布区域。全省现有44个少数民族成份,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16个,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回族是在甘肃少数民族当中人数最多的,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白银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其少数民族大多使用的是阿尔泰语系,操阿尔泰语系的各少数民族在甘肃基本都有分布,甘肃也因此成为我国开展阿尔泰语系诸语言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中华文化中诸多文化的交汇地,尤其是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伊斯兰教文化的融合区。甘肃回族的来源从唐朝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朝之后,回族在甘肃的分布遍及全省,但分布格局的变化开始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由于在同治元年,陕西和甘肃等地的回族起义爆发,但最终以被清政府镇压告终,此后,清政府对战败的西北回族实施了战后发遣制度和措施等,使西北回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有了很大的改变,而甘肃的回族建筑也几乎都是近现代修建的,清代及以前的建筑留存下来的比较少,加之“中国文化大革命”又摧毁了一大部分,目前所留存下来的伊斯兰教建筑主要是近现代的。
  因此,甘肃回族建筑作为中国伊斯兰建筑的一部分,它有着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由于甘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建筑风格上兼顾新疆与中国内地两种风格,既有以中国传统建筑为风格的木结构,也有新疆式的阿拉伯风格,也有结合新疆与内地两种风格于一身的建筑形式。今天,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化也使得西北回族地区原有的教坊制度和围寺而居的传统被打破,原有的宗教社会平衡也被打破,原来符合回族人民心理审美的伊斯兰建筑变得越来越没有特色了,全被所谓的“特色街区”所替代,维系民族信仰情感的回族社区开始消失,对外来文化的顶礼谟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所以,全面研究甘肃回族建筑,充分展示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本文以甘肃近现代回族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学与实际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的多个地方的市志和县志以及相关的文献进行认真研读,并到甘肃回族聚居和散居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甘肃境内现存的回族建筑的实证照片及测绘资料,并对与之相关的文献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总结,立足于理论研究,进而达到实践的目的。全文共分六章,首先从甘肃回族的族源入手,对甘肃回族的人文传统及思想进行综合阐述,分析其文化特色。其次,对甘肃回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建筑进行研究探讨,把甘肃回族建筑也从功能上进行划分,即分为宗教建筑,居住建筑和陵墓建筑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宗教建筑从它的建筑形制、平面布局、装饰艺术进行进行详细阐述和总结。最后,通过对甘肃回族建筑研究分析,得出甘肃回族建筑的形制及基本特征,并提出在保持传统建筑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对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甘肃回族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能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现实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