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希夫碱类配体及其Cu(Ⅱ)、Co(Ⅲ)和Ni(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
【6h】

新型希夫碱类配体及其Cu(Ⅱ)、Co(Ⅲ)和Ni(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希夫碱类化合物概述

1.1引言

1.2希夫碱类化合物的制备路线及反应机理

1.3 希夫碱类衍生物的种类区分

1.4希夫碱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1.5选题目的及意义

1.6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2新型希夫碱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2.1 引言

2.2实验部分

3 2-(2-酚羟基)-4-甲基-1, 2-喹唑啉-N3-氧化物(HL6)及其Co(III)和Ni(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2-(3-甲氧基-2-酚羟基)-4-甲基-1, 2-喹唑啉-N3-氧化物(HL7)及Cu(II)、Co(III)和Ni(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HL6、HL7对金属离子识别性能及其相应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探究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希夫碱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和种类的多样性,被广泛用作于各种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中,因此制备新型希夫碱配体来改变金属配合物的结构成为配位化学中的重要课题。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在催化、荧光探针、农业、分析化学、染料和高分子工业、食品工业、磁结构化学、农药、生物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其广泛和不同的应用范围使得新型希夫碱类化合物被公认为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化合物。
  在本论文中,合成了7种希夫碱配体和其相应的5种Cu(II)、Ni(II)、Co(III)金属配合物。其中希夫碱配体是通过对和邻氨基苯乙酮与相应的盐酸盐制备出中间体,再分别与5–氯水杨醛、3,5–二溴水杨醛、3–溴–5–氯水杨醛、4–二乙氨基水杨醛、2–羟基萘甲醛、水杨醛、邻香草醛反应合成出1-{4-[(5-氯-2-羟基苄基)氨基]苯基}乙酮叔丁基肟(HL1)、1-{4-[(3,5-二溴-2-羟基苄基)氨基]苯基}乙酮叔丁基肟(HL2)、1-{4-[(3-溴-5-氯-2-羟基苄基)氨基]苯基}乙酮叔丁基肟(HL3)、1-{4-[(4-二乙氨基-2-羟基苄基)氨基]苯基}乙酮叔丁基肟(HL4)、1-{4-[((2-羟基萘基-1-基)亚甲基)氨基]苯基}乙酮叔丁基肟(HL5)、2-(2-酚羟基)-4-甲基-1,2-喹唑啉-N3-氧化物(HL6)、2-(3-甲氧基-4-酚羟基)-4-甲基-1,2-喹唑啉-N3-氧化物(HL7)。并对所合成配体的元素组成和溶解性进行了测试,通过1H NMR对配体结构进行表征。
  利用上述的HL6和 HL7配体分别与 Co(NO3)2·6H2O、 Co(CH3COO)2·4H2O、Cu(NO3)2·3H2O和Ni(CH3COO)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五种配合物晶体,其中Cu(II)配合物晶体为平面四配位构型的单核分子结构。Ni(II)配合物1晶体为八面体配位构型的单核分子结构,有两个水分子进入晶胞未参与配位。 Ni(II)配合物2晶体为八面体配位构型的双核分子结构,有两个醋酸根离子进入晶胞参与配位。Co(III)配合物1晶体为八面体配位构型的单核结构,有两个乙酸乙酯分子进入晶胞未参与配位。Co(III)配合物2晶体为八面体配位构型的双核分子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和光谱分析等测试的数据对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Cu(II)配合物进行DFT理论计算和EPR电子顺磁共振测试,利用荧光光谱分析和循环伏安测试对两种Ni(II)配合物和两种Co(III)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除此之外,在本论文中对HL6、HL7的金属离子识别性能及其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也进行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