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自动化切种方法研究
【6h】

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自动化切种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机器视觉概述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马铃薯自动化切种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现有的马铃薯切种机

1.3.2 马铃薯质量检测方法

1.3.3 马铃薯几何形状检测方法

1.3.4 马铃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1.3.5 小结

1.4 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2 马铃薯种薯图像采集系统及预处理

2.1 马铃薯种薯图像采集系统

2.2 马铃薯种薯图像灰度化

2.2.1 RGB彩色空间

2.2.2 两种彩色图像灰度化的方法

2.3 基于OTSU方法提取马铃薯区域

2.4 小结

3 马铃薯薯形判断与种薯质量检测

3.1 马铃薯图像的特征参数提取

3.2 畸形薯剔除方法

3.3 种薯质量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畸形薯与种薯的模式分类实验

3.4.2 种薯质量检测实验

3.5 小结

4 马铃薯芽眼分割与标记

4.1 在RGB彩色空间中分割芽眼

4.2 在灰度空间中分割芽眼

4.2.1 马铃薯灰度图像滤波

4.2.2 马铃薯灰度图像增强

4.2.3 芽眼灰度图像分割

4.3 基于数学形态学标记芽眼

4.3.1 基于形态学对分割图像进行处理

4.3.2 芽眼标记

4.4 小结

5 基于图像处理的种薯切块决策机制

5.1 刀具模型

5.2 计算刀具转角的方法

5.2.1 转角算法原理

5.2.2 图像模型参数提取

5.2.3 算法迭代过程

5.3 切种决策机制的程序实现

5.4 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马铃薯播种前通常需要进行切块,在保证出苗率的同时需考虑充分利用种薯。切块时,薯块质量一般控制在40克至60克之间,并且每个切块上必须至少留有一个芽眼。目前种薯切块基本依靠人力,自动化程度很低,且效率低下,易受主观因素制约。现有切种机在切块时很难控制薯块的质量,也不能保证薯块上留有芽眼,显然不能满足播种要求。提出能同时考虑种薯质量和芽眼分布的自动化切种方法具有必要性。本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套自动化切种方法,包括:畸形薯判断方法、种薯质量检测方法、表面芽眼分割标记方法和切种决策机制。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设计了马铃薯种薯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光源,图像采集箱,摄像头,计算机等。为了对采集到的马铃薯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出了在RGB彩色空间中对原始图像进行G通道灰度化,利用OTSU阈值分割方法进行灰度图像分割,提取边界的同时去除图像背景,减轻无关区域的干扰。
  利用规则马铃薯形状类似椭圆这一特性,提出使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一次马铃薯图像参数提取,同时完成质量和形状检测的方法。首先,获取3个视角的马铃薯图像,并用OTSU方法提取边界。然后,对边界进行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提取3个椭圆中共6个长短轴长度作为特征参数。最后,基于特征参数定义拟合偏离度以定量评价薯形;建立椭球模型以检测种薯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自动化切种过程中的薯形和质量检测,其中畸形薯筛选成功率为96%,种薯质量检测的误差率小于10%。
  为了在马铃薯图像中分割与标记芽眼区域,提出了在彩色空间和灰度空间中同时分割芽眼区域,并将二者的分割结果叠加后进行标记的方法,克服了因芽眼特征不足图像分割算法难以适用的缺点。具体地,在RGB彩色空间中,利用欧氏距离分割芽眼彩色区域,分割出62%的芽眼区域;在灰度空间中,首先使用中值滤波对灰度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之后利用模糊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了对比度增强,最后运用局部动态阈值分割方法分割芽眼区域,分割成功率为89%。将两个空间的分割结果叠加后,成功率进一步提升为96%,而且芽眼区域较完整。最终,通过数学形态学处理,成功将芽眼区域标记在了马铃薯图像上。
  提出了同时考虑种薯质量和芽眼位置的切种决策机制。利用芽眼在图像中的2维位置信息,对应提出了3种切块时具有2自由度的刀具模型。避免了芽眼3维位置信息的还原,无需设计高自由度切块机构。利用马铃薯芽眼图像对刀具需要旋转的角度进行决策,以指导刀具进行切块。在MATLAB仿真结果中,该决策机制可以获得质量为40克至60克的薯块,并且都带有芽眼。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马铃薯自动化切种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新型自动化切种机的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