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反应及Cyclin D1、HGF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
【6h】

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反应及Cyclin D1、HGF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肝再生障碍是肝衰竭患者死亡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对肝衰竭患者肝再生障碍的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通过药物诱导建立实验性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are,ALF)小鼠模型,观察ALF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反应(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tress)的存在、变化情况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受体c-metmRNA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ALF发生发展过程中肝再生障碍是否与ERstress有关。
   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D-Gal)联合脂多糖(LPS)腹腔注射诱导实验性ALF小鼠模型;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ting,WB)检测肝组织CyclinD1蛋白及ERstress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BIP/GRP78)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F受体c-met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药物注射后1h,模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开始轻度升高,分别为83±30U/L和223±70U/L,3h后明显升高,此时肝组织HE染色光镜下示肝小叶结构尚清、肝细胞水肿,可见点状或小片状肝细胞坏死,肝组织BIP/GRP78蛋白表达较前升高、CyclinD1蛋白、HGF受体c-metmRNA表达反而轻度下降;给药后5h,小鼠血清ALT、AST持续升高,光镜下肝小叶结果紊乱,肝细胞边界不清,可见片状或桥接坏死,BIP/GRP78蛋白表达继续升高,CyclinD1蛋白、HGF受体c-metmRNA表达持续下降;药物诱导7h,小鼠部分死亡,血清ALT、AST表达显著升高,表达量分别为4344±2235U/L和5397±2553U/L,肝组织肝小叶结构完全破坏,肝细胞大片坏死,坏死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大量红细胞填充,BIP/GRP78蛋白表达达高峰,CyclinD1蛋白、HGF受体c-metmRNA表达显著下降;给药后9h,小鼠死亡率达75%。
   结论:ALF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持续的ERstress,且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剧,肝细胞ERstress有增强趋势;ALF过程中肝组织CyclinD1蛋白和HGF受体c-metmRNA表达渐下降;ALF肝细胞再生障碍可能与持续且渐强的ERstress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