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血压患者伴发餐后低血压现象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6h】

高血压患者伴发餐后低血压现象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组间的一般情况比较

2.2 进餐前后血压的分析

2.3 各组进餐前后心率的分析

2.4 EH住院患者PPH发生的影响因素

2.5 PPH与颈动脉的关系

2.6 PPH与心脏损害的关系

2.7 PPH与肾功能的关系

2.8 EH患者PPH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进餐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3.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H发生的影响因素

3.3 PPH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OD的关系

3.4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PH的临床意义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3.6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 结论

参考文献

二综述

致谢

四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餐后血压变化规律;探讨餐后低血压(PP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和肾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多数患者在入选前均根据不同病情选用降压药物治疗,其中男性56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2.77士9.20岁,平均病程10.10士8.65年。入选患者均行三餐前5分钟、三餐后2小时内每间隔15分钟测量血压和心率,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分为餐后低血压组(PPH,n=83)和非餐后低血压组(NPPH,n=35)。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根据斑块形成情况计算斑块Crouse积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收缩期左房内径(LAs)、舒张末期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内径(LVDd),舒张早期E波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A波峰值速度(A峰),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E/A比值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的测定,进而计算估算的肾小球过滤率(eGFR)。
  结果:(1)入选的EH住院患者的PPH发生率为70.34%,其中早餐后PPH的发生率(50.08%)高于中餐后(35.59%)和晚餐后(27.79%),且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大于中餐后和晚餐后(P<0.05)。
  (2)随年龄增长和餐前基础SBP水平升高,PPH发生率和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增加(P<0.05)。
  (3)PPH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Crouse积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大于NPPH组(P<0.05),PPH组患者颈动脉多为硬斑块,而NPPH组多为软斑块(P<0.05)。
  (4)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早餐后SBP下降最大值(r=0.190,P<0.05)、中餐后SBP下降最大值(r=0.218, P<0.05)呈正相关;三餐前SBP分别与餐后SBP下降最大值呈正相关;其中早餐(r=0.397,P<0.05)中餐(r=0.451,P<0.05)晚餐(r=0.477,P<0.05);颈动脉斑块Crouse与早餐后SBP下降幅度(rs=0.208,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餐前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别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PHH的独立影响因子。
  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PPH发生率较高,其中早餐后发生率及血压下降幅度最高。(2)年龄、餐前基础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PPH的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