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后路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经后路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结核病变。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化脓及窦道形成。术后胸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周,所有患者术后血沉(45.2±15mm/h)均明显下降,与术前(64±19mm/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2.2 其中4例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症状,经过胃肠减压、抑酸、促进胃肠蠕动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

2.3 1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拍胸部X片后提示少量胸腔积液,肺压缩30%,通过持续吸氧等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2.4 定期复查肝肾功、血常规、血沉及X片、CT,测量后凸角度。术后X线片显示提示脊柱后凸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矫正,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平均为 4°±1.6°,平均矫正28°,与术前(32°±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5 全部病例随访12~18月。1例患者术后6月复查时发现一枚植入病椎椎弓根螺钉拔出,植骨块部分下沉,矫正后Cobb角丢失8°,CT提示植骨愈合,于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余病例行X片、CT均提示植骨愈合(见图3、4),未见骨不连及假关

3 讨论

3.1 通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及后路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后,所有患者血沉均明显下降,后凸角明显减少,脊髓损害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无复发,说明在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行后路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术有效可行。

3.2 后路侧前方减压病灶清除术的内涵

3.3 内固定安全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3.4 椎间植骨的选择

3.5 后路病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取舍及后路固定节段范围

3.6 不足之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经后路侧前方病灶清除、椎间支撑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15例胸椎结核采取后方正中切口经肋横突间隙胸膜外入路显露病灶,同时行椎管侧壁切除(包括肋骨、横突、椎弓根和小关节突、椎板外侧1/2)、椎管侧前方病灶清除减压、椎间支撑植骨(自体肋骨、或钛笼)、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32.4岁;病变在胸椎,单椎体结核2例,2椎体结核9例,3椎体结核3例,4椎体结核1例;后凸畸形Cobb角18°~50°,平均32°±8.9°;合并脊髓损害4例,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
  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全部治愈。1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发生1枚螺钉拔出,植骨块稍有下沉,其他病例均无内固定弯曲、折断,无植骨吸收、移位,无病灶复发、深部感染等,脊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8°。
  结论:经后路侧前方减压术减压充分,病灶清除彻底,结合后方椎弓螺钉固定,能满足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一期前路支撑植骨、后方固定,达到恢复脊柱序列、矫正后凸畸形的手术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