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专利蓝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淋巴标记的实验研究
【6h】

专利蓝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淋巴标记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制备能够用于淋巴造影的专利蓝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专利蓝、专利蓝脂质体在活体淋巴结内的移行和分布规律;探讨专利蓝脂质体示踪法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被动载药法(浓度梯度)制备专利蓝脂质体、以葡聚糖凝胶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葡聚糖凝胶微型柱离心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选用wistar大鼠、分组,在每只大鼠的后脚掌皮下注射专利蓝、专利蓝脂质体、空白脂质体或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1、6、12、24、48h取淋巴结,观察淋巴结的大体形态和颜色,然后固定,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制成病理切片,观察专利蓝、专利蓝脂质体在淋巴结中的分布情况,同时留取血标本化验肝、肾功,检测其肝、肾毒性;选取38例胃癌患者,病灶周围浆膜或黏膜下注入专利蓝脂质体,将首先染色的淋巴结视为前哨淋巴结,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
   结果:低、中、高浓度组专利蓝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是81.50%、80.98%、51.86%。专利蓝在15-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937、0.835);大鼠注射淋巴示踪剂后,注射部位所属淋巴结明显蓝染,且淋巴结蓝染的次序与淋巴回流方向一致。专利蓝脂质体进入淋巴结后,先分布于边缘窦,而后进入中央窦,血管、小梁及淋巴滤泡均未见蓝色颗粒,淋巴结蓝染持续时间比专利蓝长,各组肝、肾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成功率为94.7%(36/38),平均检出1.8个/例,转移率明显高于非前哨淋巴结(55.38%>13.16%),由前哨淋巴结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94.44%(34/36),假阴性率6.67%(2/30),2例胃癌因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检测阳性而使病理分期上调。
   结论:用被动载药法(浓度梯度)制备的专利蓝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为淋巴造影提供了新型的造影显色剂;专利蓝脂质体有较强的淋巴趋向性,在淋巴结中滞留时间比专利蓝长,其本身无毒性,可作为淋巴示踪剂;专利蓝脂质体示踪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可准确预测胃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使部分胃癌淋巴结的病理分期上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