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7—11世纪景教在陆上丝绸之路的传播
【6h】

7—11世纪景教在陆上丝绸之路的传播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7—11世纪景教在华传播历史概述

第三章7—11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景教遗迹遗物

第一节碑刻类

第二节写经类

第三节艺术作品类

第四节遗址类

第四章7—11世纪景教与中国多元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景教与道教的关系

第二节景教与儒教的关系

第三节景教与佛教的关系

第四节景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第五章武宗灭佛后景教继续在西域传播的原因

第六章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景教来华。会昌五年(公元835年),武宗灭佛,景教受其牵连,不再见载于传世史料。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自“会昌灭佛”之后,景教已绝迹于中华大地。本文以新出土的景教遗迹遗物为切入点,并结合旧有史料,爬梳出在7-11世纪景教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的痕迹,进而逐一探讨景教与道教、儒教、佛教、伊斯兰教之间的相互关系,再通过分析“会昌灭佛”之后景教继续留存中国的原因,认为在7-11世纪,景教一直活动于丝绸之路上,并没有出现部分学者所说至“会昌灭佛”之后景教消失于中华大地的现象。此外,在多元文化并行于中华大地的7-11世纪,虽然各宗教之间的斗争不时存在,但交互影响之迹亦甚明。来华景教不断向道教、儒教和佛教学习,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其本土化进程,且因此在中华腹地获得了生存的土壤。但西域一些地区形势稍有不同,由于伊斯兰教一度兴盛,景教是在高昌回鹘王国的保护下才得以生存。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早期来华的基督教-景教的整体认识,同时对全面把握唐朝多元宗教形势特别是中古时期西北地区复杂的政治和宗教情形也是一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