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荒原·伊甸园·果园——里尔克、穆旦诗歌中的“中心”意识
【6h】

荒原·伊甸园·果园——里尔克、穆旦诗歌中的“中心”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语:穆旦、里尔克诗歌创作的深层背景

第一章 诗、象征与“中心”

一、诗与象征

二、自我与“中心”

三、里尔克、穆旦诗歌创作中的“中心”意识

第二章 中心的隐遁与对中心的探寻

一、“中心”的隐遁:人类生存的荒原状态

(一)作为现实生活境况的荒原状态

(二)作为原始意象的荒原状态

二、“中心”的向往:人类心灵的伊甸园幻想

(一)作为借喻的伊甸园:幻想暗示幻灭

(二)作为隐喻的伊甸园:伊甸园通往果园

三、“中心”的回归:人类归宿的果园象征

(一)语言

(二)童年

(三)爱情

(四)生死

(五)树与野兽

(六)歌唱与赞美

第三章 寻找“中心”的途径

一、观察与体验

二、暗示与象征

三、回归与超越

结语:由里尔克、穆旦的诗创作看诗人的职责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里尔克、穆旦的诗歌创作分别处于西方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成熟时期,共同的时代背景与心灵困境让两者共同走上了揭示人类生存状态、思索世界本源与人类本质从而追求理想精神家园的道路,尽管两者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但他们都用象征的手法暗示着世界本真的也是终极的状态,以及赋予这种状态的力量:中心。中心在里尔克与穆旦的诗歌中指的是导出若干他物的本源,是维持生命完整的基础,是赋予世界以秩序的力量。当中心隐遁,世界成了一片荒原,时代也变得贫困。于是诗人通过对伊甸园的隐喻表达,借上帝与诸神之名暗示着世界应有的样子。但在这种虚幻的肯定中,隐藏的是深层的否定,当诗人否定了上帝以及诗人自己对自己的欺骗后,他们回到了人类及自然本身,期望通过对语言、对生死关系的还原,通过对自然及人类童年与爱情的赞美与歌唱,树立一片果园,在这片果园中,人的生活与万物都在中心的牵引下像树一样生长。尽管这个“中心”意识在纷杂的时代中无非也是诗人另一类的幻想,但诗人对存在的思索、对理想的追求却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举起了一面旗帜,也体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诗人作为黑夜时代的神圣道说者的职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